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瓜田李下」是一句很常見的成語,經常是以「瓜田李下之嫌」的型態出現,可見這句成語和「嫌疑」很有關係。在《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中收錄了一首〈君子行〉,這首詩就是在告訴世人君子當有的舉止行為,所以開頭幾句就說了:「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意思就是說:君子為人要光明磊落,因此要儘量避開一些會引起別人猜疑的舉止。這種舉止就像走經瓜田,如果彎腰去整理鞋子,就難免會讓人懷疑:是否在借此來掩飾偷摘瓜果的行為呢?同樣的,走到李子樹下,如果舉手來整理頭上的帽子,難免會讓人起疑:是否在借此而偷採樹上李子呢?如果我們走經瓜田不納履,來到李樹下,不正冠,自然就不會引人猜疑了。後來就...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的責難、災禍都是自己找來的。語含自作自受之意。《官場現形記》第五一回:「但這件事,據兄弟看起來,他們兩家實在是咎由自取。」
四面楚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將秦消滅,中分天下以後,彼此間仍時有爭戰,干戈年年—因為他們的慾望,和想做皇帝的野心,並不因為現在有的地位而滿足。   這也就是歷史上所謂的「楚漢相爭」。   可是他們打來打去,進進退退的,戰爭一直持續了好幾年,終於誰也沒有把誰消滅掉。直到漢高祖五年的時候,劉邦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強大;而項羽的兵力,卻日漸疲憊,同時又缺乏糧食。於是項羽乃和劉邦相約,以鴻溝(在今河南滎陽縣境賈魯河)為界,雙方訂下了互不侵犯的條約。   可是劉邦表面上答應,暗地裡覺得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乃立即調兵遣將,匯集大軍,一方面又會合了韓信、彭越等人...
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守,戰國時的墨翟擅長於守城。後稱擅於牢固的防守。墨守成規比喻思想保守,固守舊有的規矩而不肯改變。[例]從事藝術工作者,切忌墨守成規,要有自己的創意。
虛懷若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素材,渾然融合得就像激濁的江水,心胸開闊得像空曠的山谷。像這樣的人,不會驕傲自滿,所以才能夠去除舊有的弊端,不斷地更新進步。典源又見《老子》第四一章。「上德若谷」是表述不同等級的人聽到了同樣高深的道理,會有不同的反應。修養最高深的人會去努力實踐,修養中等的人半信半疑,修養低下的人則一笑置之。這是因為「道」的呈現往往是出乎常理之外的,正如最高尚的道反而好像最低下的山谷,所以一般人才聽了不容易體會。後來「虛懷若谷」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為人謙虛,能接納他人的意見。
覬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得到不該擁有的東西。《左傳.桓公二年》:「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無覬覦。」《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宜絕橫拜,以塞覬覦之端。」
指桑罵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指桑說槐注音︰ㄓˇ ㄙㄤ ㄕㄨㄛ ㄏㄨㄞˊ漢語拼音︰zhǐ sāng shuō huái釋義︰即「指桑罵槐」。見「指桑罵槐」條。 01.《紅樓夢.第一六回》:「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們,那一位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話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說槐的抱怨。」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無依的情況。後來「孑然一身」這句成語當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孤獨一個人,常用在無親無故,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如《聊齋志異.卷六.顏氏》:「順天某生,家貧,……無何,父母繼歿,孑然一身,受童蒙於洛汭。」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侍郎、太中大夫,得到武帝的信任。此處是說東方朔上書給武帝,提出耕戰以強國的建議,並且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官職而申訴。其行文用語可比美商鞅、韓非,「指意放蕩」──語意流暢而不受拘束,寫了數萬言,最後仍然沒有被重用。 「不羈」則是出自《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鄒陽,西漢時齊國人,和當時的羊勝、公孫詭同為梁國孝王的門客。羊勝等人因為嫉妒鄒陽的才能,在梁孝王面前說他的壞話,孝王很生氣,就把鄒陽交付官吏辦罪。鄒陽擔心死後要承擔莫須有的罪名,於是就在獄中上書梁孝王,列舉許多古代的君王、賢人,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或猜忌,都為國家帶來了不同的影響。而當今的國君,也沉湎於阿諛諂媚的言詞之中,牽制...
方興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亮(西元1143∼1194),字同甫,號龍川,宋永康(今浙江省永康縣)人。陳亮才氣超邁,喜談軍事,注重國家經濟等事。在孝宗、光宗二朝,他曾屢次上書,暢言復興宋室之策,可惜並未受到重用,又受到政敵羅織成罪,兩次以莫須有的罪名下獄。卒諡文毅。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在〈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中,陳亮認為孝宗親政以來,在人事問題處理上,未有成效,主要是孝宗把優柔寡斷當成仁心,把警誡曉喻當成義行,把籠絡控制當成禮貌,把關照設防當成智慧,可是皇帝是天縱英才,怎麼會犯下這種錯誤呢?陳亮所以提出建議,除非天下有強橫狡猾不守法度的人,或強大的敵人正在迅速發展,否則不應該對天下百姓做出太多的限制。後來「方興...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