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服從。如:「心悅誠服」。《書經.武成》:「大賚于四海,而萬姓悅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歸順、服從。《國語.楚語上》:「蠻、夷、戎、狄,其不賓也久矣。」《漢書.卷六八.霍光傳》:「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柯爾伯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慮行為後果是否能滿足自我的需求為主,不能兼顧行為後果是否符合社會習俗或社會規範的問題。第一階段:避罰服從取向-只從表面行為後果的好壞。盲從服從權威,旨在逃避懲罰。兒童之所以會服從,不是因為他確實知道它該遵守社會規範,而只表示他惟恐受到懲罰才服從的。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只按行為後果是否帶來需求的滿足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年或年輕的時候。《墨子.兼愛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長。」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此由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服從、悅服。如:「協服」。《國語.齊語》:「大國慚媿,小國附協。」
三令五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她們依令而行。女兵們都說:「明白了。」孫武又抬出鈇鉞等刑具,設定刑罰,並再三向她們申戒,一定要澈底服從軍令。但是當孫武擊鼓發出號令,女兵們卻大笑起來,完全沒有依令行動。孫武就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這是將官的過失。」於是孫武再將剛才的命令詳細解說一次,接著又擊鼓發出號令。但是女兵仍然大笑,沒有依令行動。孫武便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是將官的過失;既然命令已經解釋清楚,卻仍不肯聽令,這就是隊長和士兵們的錯了。」於是孫武命令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吳王本來只是好玩,沒想到孫武竟然真的要斬他的愛姬,嚇得連忙下令阻止,說:「我剛才只是想試試先生的能力,現在我已經知道先生真的很會帶兵,就請先生不要...
眾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僧傳.卷一.晉長安帛遠》1>帛遠,字法祖,本姓萬氏,河內人。父威達以儒雅知名,州府辟命皆不赴。祖少發道心,啟父出家,辭理切至,父不能奪,遂改服從道。……祖見群雄交爭,干戈方始,志欲潛遁隴右,以保雅操。會張輔為秦州刺史,鎮隴上,祖與之俱行。輔以祖名德顯著,眾望所歸,欲令反服2>,為己僚佐3>。祖固志不移,由是結憾。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書.卷六○.解系等列傳》。 (2) 反服:脫下僧服而穿軍服。此指還俗。 (3) 僚佐:助理事務的部屬。〔參考資料〕 《晉書.卷六○.解系等列傳》史臣曰:「自永嘉蕩覆,宇內橫流,億兆靡依,人神乏主。于時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
根深蒂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子.第五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嗇1>。夫唯嗇,是謂早服2>;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剋;無不剋,則莫知其極3>;莫知其極,可以有國4>;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蔕5>、長生久視6>之道。 〔注解〕 (1) 嗇:音ㄙㄜˋ,愛惜、儉省。謂愛其精神,惜其智識。 (2) 早服:早服從於道。 (3) 極:窮盡;極限。 (4) 有國:治國。 (5) 蔕:音ㄉ|ˋ,草木之根。 (6) 視: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服從。如:「臣服」。《韓非子.五蠹》:「魯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國,境內之民,莫敢不臣。」
2.統率、使之服從而為臣。《左傳.昭公七年》:「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戰國策.秦策四》:「兵甲之強,壹毀魏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強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加壓力使服從。[例]他經常強迫部屬服從他的意見,因此很不得人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