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補償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成功產生心理補償。重點區辨為此一「改變、轉移」的心念,間接心理補償的心境,可比擬為『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之感。例如容貌平庸的女孩努力用功,爭取好成績。善加將補償作用運用於人生的學習與自我砥礪,其將成為精益求精的利器,不斷進步與突破的試金石。 參考文獻Hayashi Tatsunori(無日期)。心理防衛機轉。2009年7月4日,取自:http://www.angelfire.com/hi/hayashi/defense_mechanism.htmlWikipedia(2009). Defense Mechanism. ...
襁褓之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桑榆之境
鐘鳴漏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半鐘響,計時的沙漏或水漏已殘。指深夜。漢.崔寔〈政論〉:「鐘鳴漏盡,洛陽城中,不得有行者。」比喻殘年、晚年。「鐘」文獻異文作「鍾」。《魏書.卷五五.游明根傳》:「臣桑榆之年,鍾鳴漏盡,蒙陛下之澤,首領獲全。」《隋書.卷六二.柳彧傳》:「伏見詔書以上柱國和干子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鍾鳴漏盡。」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禮部尚書銜。然而他並沒有為著這23年的坎坷際遇而消沉頹廢,而是表現出一種更高境界的人生態度:“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是何等的達觀和灑脫,這又何嘗不是劉禹錫人格精神的昇華?人間滄桑,那些曾經擁有的高宅華堂、金車寶馬何在?曾經擁有的富貴功名何在?只有純正美好的品質是歷史上最亮麗的風景,只有無私的境界和寬廣的胸懷與天地同在!
殘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或動物殘存的骨骸。宋.蘇軾〈到常州謝表〉二首之一:「已分沒身,寄殘骸於魑魅;敢期擇地,收暮景於桑榆。」
樂極悲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樂到極點,往往轉為悲傷。元.宮大用《范張黍雞》第四折:「人都道我暮景桑榆,合有些崢嶸氣象。可正是樂極悲生,今日是泰來否往。」《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不料樂極悲生,為好成歉,一陽失去,片時氣斷丹田,七魄分飛,頃刻魂歸陰府。」也作「樂極生悲」。
樗朽之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平庸無用之材。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噫!樗朽之材,桑榆之景。」也作「樗材」。
執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葬時手執繩索以牽引靈柩,後泛指送葬。《禮記.曲禮上》:「適墓不登壟,助葬必執紼。」唐.黃滔〈祭崔樸闕〉:「方俟彈冠,仰修程於霄漢,誰云執紼,悲落景於桑榆。」
瞿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冰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冰與雪。比喻晶瑩純潔。《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文苑英華.卷二三三.南朝陳.江總.再遊栖霞寺言志詩》:「靜心抱冰雪,暮齒通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