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8.2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檔案標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檔案的最開頭位置,以特定長度和格式的一些字元來區別檔案格式的種類。
臺灣總督府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1895至1945年,臺灣受日本統治,對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都產生重要影響。臺灣總督府係為日治時期臺灣最高行政機構,其執行公務而製作、留存的公文檔案,即是「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總督府檔案可作為研究當時日人治臺舉措的第一手史料,是研究日治時期臺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檔案全宗。
  臺灣總督府檔案數量為13,146冊,包含檔案群有:(1)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2)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公文類纂、(3)高等林野調查委員會文書、(4)土木局公文類纂及糖務局公文類纂、(5)臺灣施行法規類、(6)文書處理用登記簿、(7)舊縣公文類纂。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是臺灣總督府檔...
檔案描述編碼格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檔案描述編碼格式(Encoded Archival Description,簡稱EAD)是檔案學界目前通用的資料結構標準,主要用來編製電子化全宗目錄(inventory)或登錄簿(register)等可完整呈現檔案全宗之階層式組成之查檢工具。EAD的發展起源於1990年代,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一項名為柏克萊查檢工具計畫(Berkeley Finding Aid Project,簡稱BFAP)。BFAP評估發現機讀編目格式(MARC)有紀錄字元限制與描述層級關係不盡完善等問題,擬發展一種新的編碼標準,以電子化編製各種檔案查檢工具。1995年,檔案的文件類型定義(Document Type Def...
古代兩河流域檔案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兩河流域指西元前3000年左右至西元前539年西亞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地區。蘇美爾人首先在這裡建立起奴隸制城邦,並發明了楔形文字,刻寫在泥板或岩石上。保存泥板的檔案庫亦即歷史上最原始的檔案館。在基什、拉格什、烏爾、拉爾薩等城邦都發現了檔案庫遺址,清理出泥板檔案近500,000塊。拉格什的神廟檔案館遺址屬於烏爾第三王朝期(西元前22至前21世紀),占3間多地下室。泥板檔案裝在盒子裏,擺放井然有序,主要是帳簿、商品目錄等,其中記載烏魯卡基那改革的泥板檔案,是研究蘇美爾城邦的重要史料。
  在阿卡德人統治時(西元前2371至前2190年),不僅有行政和經濟檔案館,還出現了檔...
臺灣的檔案學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的檔案學教育至2003年之前尚未有之檔案管理科系或研究所設置。在此之前,檔案管理課程在專科學校、大學與研究所開設有相關課程。在專科學校與技術學院部分,開設與檔案管理相關的課程為:「檔案管理」與「秘書實務」兩門課,曾有臺北商業技術學院、致理商業技術學院、崇右企專、臺中技術學院、嶺東技術學院、環球技術學院等校開課。
在大學部階段,最早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圖書館組自1958年起,開設「檔案管理」課程,其後有國立臺灣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世新大學、玄奘大學等校都開授「檔案管理」的課程。
  在研究所階段,始於國立政治大學於1996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成立...
葉淑慧(2001)。檔案學碩士教育之比較研究:以五國九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臺北市。
薛理桂著(2002)。檔案學理論。臺北市:文華。
薛理桂(2006)。臺灣地區檔案事業與檔案教育發展現況與前瞻。圖書與資訊學刊,59,16-24。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位於喬治亞海峽邊之灰角(Point Grey),占地400英畝。該校於1915年建立,1925年遷至現址。距離溫哥華市約有半小時的車程。
  為了培育加拿大西部對圖書館與資訊專才的需要,英屬哥大於1961年在文學院中設立圖書館學系。1963年獲得美國圖書館學會審查合格。1971年,該校將1年制大學級圖書館學系,改為2年制的碩士班。1972年,獲得美國圖書館學會認可。1981年,該所與歷史系合作,設立2年制的檔案研究碩士班,為北美首創。1984年,圖書館學研究學院再更名為圖書館學、檔案學和資訊科學研究學院。
  該學院占據該校總圖書館之頂層。院,館之間有很...
檔案大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檔案的長度,通常是以位元組為單位。在磁碟上時可進一步分為邏輯大小和實體質大小。邏輯大小指檔案內容的實際位元數。實體大小指分配給該檔案的磁碟空間,是以若干個位元組為一區塊做為分配單位。通常實體大小大於邏輯大小,因最後一的區塊未填滿。
檔案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實際情況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前言有一種很受歡迎的另類評量形式,它稱為檔案學習。這是指:老師長時間蒐集並評量學生的作業樣本。老師可以蒐集學生的作文、研究計畫、以及其他需運用高層次心智的作品,然後利用這些成品來評量學生進步的過程。比方說,許多老師要學生保留他們從草稿到成品的作文檔案、日誌、讀書報告、藝術作品、電腦印出的文件、或顯示學生在問題解決上之發展情形的報告。越來越普遍的做法是將學習
二進制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一檔案內容為一序列的二元資料或程式的可執行碼。該種檔案通常是經資料壓縮或有特定的資料結構,只有特定的程式才能讀取,否則無法直接閱讀的。參【ASCII檔案】(ASCII file)。
美國的檔案學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自1970年代開始發展檔案學課程與學位,目前全美共有30餘所大學在歷史學系或圖書資訊學系開設檔案專業課程,授予學士、碩士與博士等學位。
  美國曾開設檔案學教育於圖書資訊研究所的博士班計有五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馬里蘭大學 (University of Maryland)、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
葉淑慧(2001)。檔案學碩士教育之比較研究:以五國九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臺北市。
薛理桂著(2002)。檔案學理論。臺北市:文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