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偽滿州國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後,於翌年在長春成立了以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為執政的傀儡政權--滿州國(1934年改稱滿州帝國,執政改稱皇帝)。1945年隨抗日戰爭的勝利,偽滿州國覆滅,其檔案資料於1946年4月為國立瀋陽圖書館籌備處檔案部接收,1949年8月以後屬東北圖書館檔案部、遼寧省圖書館檔案部,1960年7月藏於東北檔案館(瀋陽),1969年該館撤銷後,分藏於東北各省、市、縣及有關單位的檔案館(室),總計約150,000多卷(冊)。具體館藏分布如下:
  遼寧省檔案館計有58,779卷(冊),包括:偽滿宮庭祕檔(1932-1936)98卷;偽滿奉天省公署檔案(1931-19...
石刻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刻檔案又稱為銘文檔案或題銘檔案,是古代刻在石板、石柱等岩石上的文字記載。因世界各地都有岩石,所以石刻檔案分布甚廣。
  在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檔案是石鼓文,唐朝初期,在天興三畤原(今陝西寶雞市郊)發現的刻有記事詩句的十塊鼓形石,據考訂是春秋時秦襄公所作,其內容是記述秦襄公伐戎救周有功,因而受封於西岐,以及當時遊獵行樂的盛況,原石現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秦漢以後,石刻碑碣大量出現,石刻檔案進入盛行階段。不僅數量增加,內容也較豐富。1965年12月在山西侯馬發現5,000餘枚玉石簡,上尖下方呈圭形,文字是用朱筆或墨書寫的,其內容是春秋晚期晉國大夫趙鞅與族人訂的盟誓,故稱「侯馬盟書」。...
檔案脈絡編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檔案脈絡編碼(Encoded Archival Context, EAC)是描述檔案產生者(團體機構、個人及家族)的編碼標準,為檔案產生者脈絡資訊的權威控制。如同檔案描述編碼格式(Encoding Archival Description, EAD),EAC亦遵循國際標準標誌語言(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SGML)和可擴展標誌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是針對檔案來源脈絡資訊所設計而成的資料結構標準。EAC的發展在於檔案資料是人類在個人、家族或團體機構中活動的第一手紀錄,具有法律證據與歷史真象的價值...
加拿大的檔案學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拿大檔案學教育起源於1961年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簡稱UBC)成立圖書館學院(School of Librarianship)培育圖書館專業人才。1981年,與歷史系合作成立檔案研究碩士班授予檔案學碩士學位(Master of Archival Studies),開啟加拿大檔案專業人才培育的正規教育體制。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院於1984年更名為圖書館、檔案及資訊研究學院(School of Library, Archival and Information Studies),致力於培育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碩士高等教育人才,2003開...
葉淑慧(2001)。檔案學碩士教育之比較研究:以五國九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台北市。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11). School of Library, Archival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 Programs. Retrieved July 8, 2011, from http://www.slais.ubc.ca/programs/programs.htm.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2011). Course-...
檔案有害生物防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檔案有害生物防治屬檔案保護技術。檔案有害生物是某些微生物、昆蟲和鼠類。有害生物可使檔案製成材料發霉、霉爛,或被蛀蝕成孔道(洞穴)。為保護檔案、延長檔案的壽命,必須研究和掌握有害生物的生命活動規律及防治方法。
  損害檔案的微生物主要有細菌和霉菌,尤以霉菌的危害最大。其危害主要表現在:破壞材料結構,產生霉斑,增加濕度、酸度,污染環境與人體等。防霉菌的措施主要有:第一、減少污染菌接觸檔案。如對庫內檔案配備裝具,保持庫內環境及工作人員的清潔衛生,使用空氣淨化過濾器等。第二、嚴格控制庫內溫濕度。一般應長年將溫度控制在20℃以下,相對濕度控制在45-55%。第三、採用安全有效的防霉劑。目前...
分散式檔案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檔案管理系統,其中的檔案可供多個電腦經由網路存取。
國史館專藏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專藏檔案,即案卷本身兼具有專門性。特藏性、及多元性的特徵之檔案。就專門性而言,係針對某項特殊史實或特殊人物所徵集或價購之史料。就特藏性而言,係目前國內獨一無二且極其珍貴,深具特藏價值之史料。就多元性而言,係未能歸屬於文件檔案,亦無法歸類於個人檔案之綜合性史料。
  國史館專藏檔案包括3大類,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專門性史料:
1.抗戰史料:期間自民國20年(1931)至民國34年。係摘錄自中央日報與重慶、漢口、天津、香港等地發行之大公報,以及上海東方雜誌,大東亞戰爭全史(日本出版)等書報雜誌之史料。內容分中文及日文兩部分:中文部分,分中國、日本、共黨...
索引存取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資料檔案,其存取方式是先依某鍵值建立一個所有紀錄的索引檔,而後再依此索引檔找出所要的特定紀錄位置。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為中國大陸中央級綜合性檔案館之一。1952年2月建於南京,原名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處。1964年改屬國家檔案局領導,並更名為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文化革命期間一度畫歸江蘇省,1978年歸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年再度隸屬國家檔案局。館址在南京中山東路,總建築面積37,000平方米。
  該館收藏中華民國期間(1912-1949年)各個政權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單位的檔案,全國性團體、學校、企業、事業單位的檔案,中國國民黨和其他政黨的檔案,社會知名人物的檔案等,總計約897個全宗,1,570,000餘卷,排架總長度37,000餘米。館藏檔案可分...
臺灣省地政處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34年(1945)8月日本戰敗投降後,國民政府特於34年9月20日頒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設置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隸屬行政院,準備接管臺灣行政。其中長官公署設有行政長官1人,祕書長1人,下設民政等9處,地政局直屬民政處之下,負責地政事務的接收工作。長官公署於34年10月25日正式成立,至36年5月16日改組為省政府。省政府組織中設有民政廳地政局,各縣市政府則設有民政局(科),地政課(股),負責土地行政之指導監督,掌理地籍、地權、地價、地用及一般土地行政事務。至68年5月省府通過地政局升格,8月正式改稱地政處。
  臺灣省地政處檔案除由該處保存外,已移轉於檔案典藏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