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50.60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原始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腦運作時所用的輸入檔案或指原始程式檔案
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或稱「檔案保管期限表」(records retention schedules),大陸稱為「文件保管期限表」或「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有時該文件亦被稱為綜合性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comprehensive records schedule)、清理區分表(disposal schedule)、保存區分表(retention schedule)或移轉區分表(transfer schedule)。檔案保存年限區分表(以下簡稱區分表)係指為一個機構、組織或行政單位的文書建立生命週期時間表,並授權其清理的一份文件。在該份文件內,該機構、組織或行政單位列舉各類文書檔案在其機關內之保存...

檔案管理局(民99)。機關檔案管理作業手冊。臺北市:檔案管理局。Bellardo, L. & Bellardo, L. L. (Eds.). (1992). A Glossary of archivists, manuscript curators, and records managers. Chicago: 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Kennedy, J. & Schauder, C. (1998). Records management: A Guide to corporate record keeping (2nd ed...
楓丹白露現代檔案城(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楓丹白露現代檔案城又名現代檔案城,法國國家檔案館4個分館之一。1974年在巴黎郊區(距巴黎65公里)的楓丹白露動工興建的部際檔案館,1977年落成使用。這個現代檔案城是一座地下建築物,建築總面積為89,000平方米,分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下是該城的主體部分,共有10個面積相等的庫房,每個庫房均為5層,可容納80,000米檔案
  楓丹白露現代檔案城設有接收處、提供處和評審處。接收處負責接收、整理、登記和保管文件與文件所附的檢索目錄,掌握檔案架的使用。該處負責收存法國現行中央機關的非現行檔案,每年大約接收27,000米檔案。提供處負責查找、發送和收回機關調閱的文件。它只對檔案移交...
檔案檢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資料檔案時,將資料檔案由儲存處轉送到電腦或機器上的動作。
  檔案檢索指從彙集的檔案文獻中查找讀者所需信息的工作過程。包括存儲與查找兩個方面:
  (一)檔案的存儲過程:
1.館藏編織。將分散無序的檔案文件整理成系統化的檔案文獻集合體,如區分全宗、全宗內檔案的分類、立卷、卷內文件的排列、全宗案卷的分庫存放與上架排列等。2.檔案編目。屬於檔案整理工作範圍的通常稱為基本編目,如卷內文件目錄及備考表的編製、案卷封面與案卷目錄的編寫等。在編製檔案目錄時,對檔案的內容和形式特徵進行分析、選擇和記錄的過程,則稱為檔案著錄。著錄的結果是組合成一個個反映單分文件或案卷的內容和形式特徵的條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編排而成的條目組合即是檔案目錄,也就是檔案...
  〔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卷是我國第一部大型現代綜合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73卷中的一卷。它也是中國第一部匯集圖書館學、情報學和檔案學3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大型工具書;於1993年1月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該卷按學科成立了3個編委會,分別負責本學科的編寫工作。圖書館學編委會成立於1988年10月,編委會委員25人,主任周文駿,副主任彭斐章、陳譽、鮑振西和杜克。情報學編委會成立於1986年7月,編委會委員19人,主任武衡,副主任王熹、左毅、朱孟杰、劉昭東、楊沛霆和汪廷炯。檔案學編委會成立於1985年8月,編委會委員20人,主任吳寶康,副主任王明...
資料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某種作業之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將相關的資料記錄儲存起來,構成一個資料檔案
簡牘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牘檔案是中國古代以竹、木為書寫材料的歷史檔案。王充〔論衡.量知篇〕:「截竹為簡,破以為牒,以筆墨之跡乃成文字,大者為經,小者為傳記。斷木為塹,析之為版,刀加刮削,乃成奏牘」。一般說,寫在竹片上的文字稱為簡,寫在木版上的文字叫做牘。但現在習慣上將竹木上的文字都稱為簡,或統稱為簡牘。例如居延漢簡多為木質,仍叫漢簡。
  據文獻記載,從商朝開始已使用簡牘文書。〔尚書.多士〕:「帷殷先人有冊有典」。東周以後普遍流行,一直延續到魏晉時期。東晉末年,執政的桓玄在其詔令中說:「古無紙,故用簡……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據〔淵鑒類涵卷205〕統計,近現代考古發現的簡牘目前約有40,000件...
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放檔案的房間。如:「為避免資料外流,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檔案室。」
[中國檔案分類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檔案分類法]由中國檔案分類法編輯委員會編,檔案出版社1987年出版。是以科學分類的理論、原則為指導,結合我國檔案管理的實際情況,吸收了國內外文獻分類的經驗而製定的。目的是為了建立統一的檔案分類檢索方法,實現我國檔案分類檢索體系的規範化,而提高檢索效果,以利建立檔案目錄和諮詢中心。
  該法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適用於我國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類檔案的分類;分類法主表和輔助表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所形成的各種檔案的分類。
  該法由編製說明、主表及補助表包括綜合複分表,世界各國和地區表(I)、中國地區表、中國民族表等。主表共設19個基本大類。是根據我國政治生活、社...
檔案資料來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檔案資料的來源(provenance),即檔案資料的出處。由於檔案資料是因組織機構執行業務、個人生長經歷或家族特定活動,所產生或接收之第一手文書(records),經一定程序的價值鑑定,而長久保存轉化成為檔案。因此,檔案資料來源係指產生或接收檔案的組織機構、個人或家族。因檔案資料的產生、形成與變化都隨著組織機構、個人或家族的規範運作,檔案資料可反映出某一組織機構、個人或家族的特質,法國、德國與荷蘭等歐洲各國早自19世紀即採用來源原則(principle of provenance)作為檔案管理的重要基礎,主張檔案資料管理必須基於檔案的來源組織,亦即在行政機構的組織體系中與檔案產生有主要關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