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起、同時。如:「相提並論」、「異說並起」。《禮記.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孟子.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
物換星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變改,星辰移動。比喻時序景物的變遷,世事的更替。唐.王勃〈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剛及一載,為聞百鳥鳴春,思歸故里,早已物換星移,過了一百多歲。」也作「星移物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毛、布製成的衣服。《孟子.文公上》:「許子衣褐。」漢.趙壹〈魯生歌〉:「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輔助。《孟子.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子房雖病,彊臥而傅太子。」
2.教導、教授。《孟子.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諸、之於。《孟子.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悠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閒暇適的樣子。唐.高適〈封丘作〉詩:「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宋.歐陽修〈採桑子.春深雨過西湖好〉詞:「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
2.憂思的樣子。《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越覺的情懷冗冗,心緒悠悠。」
3.眇遠無盡的樣子。《詩經.鄘風.載馳》:「驅馬悠悠,言至于漕。」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長久、久遠。晉.左思〈詠史詩〉:「悠悠百世後,英名擅八區。」唐.白居易〈長恨歌〉:「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5.世俗、一般。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一二:「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晉書.卷六五.列傳.王導》:「悠悠之談,宜絕智者之口。」
6.眾多。《後漢書.卷四三.朱樂何列傳.朱暉》:「記短則兼折其長,貶惡則并伐其善。悠悠者皆是,其可稱乎!」《晉書.卷八○.列傳.王羲之》:「悠悠者以足下出處足觀政之隆替,如吾等亦謂為然。」
7.行走的樣子。《詩經.小雅.黍苗》:「悠悠南行,召伯勞之。」
8.荒謬不合事理。《聊齋志異.卷二.紅玉》:「然官宰悠悠,豎人毛髮。」
9.飄動的樣子。 《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10.懶散、不用心。《朱子語類輯略.卷二.總論為學之方》:「學者須是立志,今人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
11.氣息緩慢細長的樣子。《紅樓夢》第一六回:「那秦鐘早已魂魄離身,只剩得一口悠悠的餘氣在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晚飯。《孟子.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漢.趙岐.注:「朝曰饔,夕曰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屋脊。《文選.左思.蜀都賦》:「比屋連甍,千廡萬室。」唐.王勃〈王閣序〉:「披繡闥,俯雕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順利、困厄。唐.王勃〈王閣序〉:「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效法。《孟子.文公上》:「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史記.卷二.夏本紀》:「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則禹。」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