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表達自己的意志與立場。例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載:晉、魯等國攻打秦國,軍隊至涇水,大家為是否渡河而猶豫不決,晉國大夫請魯國大夫孫叔豹表示意見,孫叔豹就賦了〈匏有苦葉〉,這首詩現存《詩經.邶風》中,首章是:「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原詩是刻畫一位待嫁女子決意出嫁的心情。但這當然不是孫叔豹想要表達的意思,他只是借以表示,無論水深水淺,一定要渡過河去。這種「賦詩斷章」的方式,在《左傳》中屢見不鮮,所以盧蒲癸才會有「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的說辭。後來「斷章取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專指截取《詩經》的前身當時稱為《詩》的詩集中某詩的部分以為己用,而不顧原詩的本意。今則多用來泛指截...
當機立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首鼠兩端、優柔寡斷
舉棋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決定下一步怎樣下。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後比喻做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一二.酷忍》:「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舉棋不定,前哲所戒,儲位至重,豈宜數易?」
首鼠兩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猶豫不決的樣子。語出《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
畏首畏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左顧右盼,畏葸不前,猶豫不決,縮手縮腳,瞻前顧後反義:一往直前,勇往直前,挺身而出,敢作敢為,無所畏懼辨似: 「畏首畏尾」及「左顧右盼」都有猶豫不決的意思。 「畏首畏尾」側重於疑懼退縮;「左顧右盼」側重於顧慮過多。 畏首畏尾 左顧右盼 辨似例句 ○ ㄨ 我就是信任你,才把任務託付給你。你就放手一搏,不要~,故步自封。 ㄨ ○ 每個人都熱心地提供意見,反而把他弄得~,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優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猶豫不決的樣子。《尚書大傳.卷四.康誥》:「周公將作禮樂,優游之三年不能作。」《漢書.卷五八.兒寬傳》:「今將舉大事,優游數年,使群臣得人自盡,終莫能成。」
東食西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食西宿」這句成語是用來比喻企圖兼有兩利,貪得無厭。傳說戰國時齊國有個女子,同時有兩家的男子追求她。東家的男子相貌醜陋但很富有,西家的男子容貌俊秀卻家境貧寒。女子的父母猶豫不決,不知該將她嫁給誰。於是問女兒的意見,告訴她:想嫁哪一家,就露出哪邊的手臂。沒想到女子聽後把兩臂都伸出來,父母覺得奇怪,問她原因,她回答說:「我想兩家都嫁!東家有錢,我嫁到她們去吃飯;西家長得英俊,我嫁到他家去過夜,這樣不是很好嗎?」後來「東食西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企圖兼有兩利,貪得無厭。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事猶豫不決,反遭受禍害牽累。《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嗟乎!道家之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乃是也。」《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主公豈不聞周公誅管蔡之事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望早早決計。」
不識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識時務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南朝 宋 范曄 後漢書 張霸傳:「鄴騭,當朝貴聖,聞霸名行,欲與為交,霸逡尋不答,眾人笑其不識時務。」 故事鄴騭在朝廷上正是最受尊寵,他聽說張霸的名氣和行為,想要和他結交,張霸卻猶豫不決沒有答應,大家都笑他不了解當前的形勢。 解釋未認清時代潮流或當前的形勢。 詞義 相似詞無 相反詞無 例句鐘先生為人正直,即使被同事譏諷不識時務,他仍不願一己之利而攀附權勢。
三心兩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漢‧王充‧論衡:「非有三心兩意,前後相反也。」 2.語譯形容猶豫不決、意志不堅。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心神不定、心猿意馬、三翻四複、意馬心猿、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相反詞同心同德、全心全意、專心致志、一心一意 5.例句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意志堅定,三心二意是絕對不能成功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