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花片。如:「花瓣」。《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他也不曉得黃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到底、究竟。宋.王安石〈龍泉寺石井〉詩二首之二:「四海旱多霖雨少,此中端有臥龍無?」宋.陸游〈幽事〉詩:「餘年端有幾?風月且婆娑。」
人言可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王安石〈辭免參知政事表〉:「付之方面之權,還之禁林之地,固巳人言之可畏,豈云國論之敢知?」
並駕齊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ū bìng zòu釋義︰驟,奔馳。「齊驅並驟」猶「並駕齊驅」。見「並駕齊驅」條。 01.宋.王安石〈上邵學士書〉:「則韓、李、蔣、邵之名,各齊驅並驟,與此金石之刻不朽矣。」 參考詞語︰並驅齊駕注音︰ㄅ|ㄥˋ ㄑㄩ ㄑ|ˊ ㄐ|ㄚˋ漢語拼音︰bìng qū qí jià釋義︰猶「並駕齊驅」。見「並駕齊驅」條。 01.元.貢師泰〈知學齋記〉:「苦心刻意作為文章,雖能並驅齊駕於揚、馬、韓、歐之間,果為知學哉!」
青黃不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為相,推行名為「青苗法」,俗稱「青苗錢」的財政新政。政府在每年農家經濟拮据時,分兩次貸款給農民。正月貸而夏還,五月貸而秋還,還本時納二分利息,以免受高利貸剝削,也可增加政府收入。歐陽修上書反對新法,認為此法是向人民放債取利。他在文章中具陳施行青苗錢不當的地方,他認為:「夏季的糧食錢在春天發放,剛好是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的時候,雖然不是每一戶人家都缺少糧食,但也有糧食不夠的,這還可以說是惠政。可是在麥子成熟、戶戶不缺錢糧的五月發放,就算不得『救濟困乏』,簡直就是向人民放債取利!」後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亦用來比喻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駁斥、摒除。如:「闢謠」。《荀子.解蔽》:「是以闢耳目之欲,而遠蚊蝱之聲。」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闢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模糊不可辨認的樣子。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有碑仆道,其文漫滅。」
義不容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ㄨㄛˇ ㄘˊ漢語拼音︰yì wú suǒ cí釋義︰猶「義不容辭」。見「義不容辭」條。 01.宋.王安石〈上曾參政書〉:「害有至於死而不敢避者,義無所避之也;勞有至於病而不敢辭者,義無所辭之也。」 參考詞語︰義不容卻注音︰|ˋ ㄅㄨˋ ㄖㄨㄥˊ ㄑㄩㄝˋ漢語拼音︰yì bù róng què釋義︰卻,推卻。「義不容卻」猶「義不容辭」。見「義不容辭」條。 01.清.隨緣居士《林蘭香.第一一回》:「全老大人始終玉成,今日此來,義不容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出水面的平地。如:「大陸」、「登陸」。宋.王安石〈書任村馬鋪〉詩:「投老經過身獨在,當時洲渚今平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是。宋.王安石〈見鸚鵡戲作〉詩:「直須強學人間語,舉世無人解鳥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