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縱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水流盤紆,波浪起伏的樣子。宋.王安石〈即事〉詩:「縱橫一川水,高下數家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消溶、溶化。唐.盧仝〈酬願公雪中見寄〉詩:「梅柳意卻活,園圃冰始融。」宋.王安石〈北山道人栽松〉詩:「陽坡風暖雪初融,度谷遙看積翠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勸勉、鼓勵。如:「獎勵」。《左傳.昭公二十二年》:「以獎亂人。」宋.王安石〈次韻劉著作過茆山今平甫往遊因寄〉詩:「詩中慷慨悲陳跡,篇末慇懃獎後生。」
賡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繼續。《宋史.卷一三○.樂志五》:「至中興而賡續裁定,實集其成。」
語無倫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倫次」是指次序、等第。一個人說話沒有次序,顛三倒四,自然是毫無條理,令旁人難以理解。蘇軾(西元1038∼1101),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為蘇洵長子。詩、詞、文、書、畫均有名,為文雄渾奔放,詩亦清疏雋逸,為北派大宗。王安石倡行新法,軾上書痛陳不便,得罪安石,被連貶數州。在黃州時,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累官至端明殿侍讀學士。卒諡文忠。蘇軾在惠州期間,有一位名叫惠誠的僧人,在前往浙東之前來拜訪他。蘇軾想到吳越一帶平日與他交好的僧人,便寫了一封信,列了一份名單,託惠誠順道前去拜訪他們,以解相思之情。信末蘇軾自謙道︰「因為我喝醉了,所以寫來次序混亂,語無倫次的,還請見諒。」後來「語無倫次」這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關心或不相關的樣子。如:「漠視」、「漠不關心」。宋.王安石〈論陶冶人才〉:「學者亦漠然自以禮樂刑政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當知也。」
一瀉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水的奔流通暢快速。如:「黃河之水,浩浩蕩蕩,一瀉千里。」《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回時乘著水勢,一瀉千里,好不順溜。」
指日可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日」,為指算日期的意思。一件事情可以指出日期,等待其來臨,表示這件事情的完成,已經為期不遠。司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司馬光認為,朝廷應該廣開言路,讓上位者能夠得知下位者的心聲,這樣一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曾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岸、水邊。《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江浦之橘,雲夢之柚。」宋.王安石〈題燕侍郎山水圖〉詩:「往時濯足蕩湘浦,獨上九嶷尋二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差距、分別。如:「天淵之別」。宋.王安石〈論陶冶人才〉:「蓋古者有賢不肖之分,而無流品之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