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7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反覆無常,出爾反爾,見風轉舵,朝三暮四,朝梁暮陳,朝吳暮楚反義:忠貞不渝,始終不渝,始終如一辨似: 「朝秦暮楚」及「朝三暮四」都是用來比喻人反覆無常,意志不堅。 「朝秦暮楚」側重於強調依附對象的反覆變更;「朝三暮四」則側重於強調心意和行為的變化不定。 朝秦暮楚 朝三暮四 辨似例句 ○ ㄨ 我們這些小廠商,夾在兩個大廠中間,為求生存,別怪我們~。 ㄨ ○ 你一會兒要學畫,一會兒又要學攝影,不正是~的態度嗎?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不償失」原作「得不酬失」。漢時西羌所居區域,屬於西漢統轄範圍,由於漢代統治階級不斷侵奪西羌生存的空間,羌人抗爭前後延續一百餘年之久。羌人與漢朝力量對比雖然懸殊,數次抗爭都被漢朝鎮壓下來,但漢朝長期所耗費的人力金錢甚巨,等到羌人亂事略定,而漢朝的國勢也已衰弱了。所以范曄感歎說:國家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去平亂,但所得的效果卻是有限,並且造成國勢的衰敗,實在是「得不酬失」啊!酬,就是報償的意思。後來「得不償失」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所得不足以抵補所失。出現「得不償失」的書證如宋.蘇軾〈和子由除日見寄〉詩:「往事今何追,忽若箭已釋;感時嗟事變,所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古生物學上指生存於三疊紀到白堊紀時期的巨大動物。[例]恐龍、暴龍、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生存、生長。《詩經.王風.大車》:「穀則異室,死則同穴。」《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發昔夢於木禾兮,穀崑崙之高岡。」
井底之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在井底的青蛙談論海洋之大,這是因為受到所住環境的限制;無法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霜,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論真理之道,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發現黃河的渺小,然而這看似沒有際涯的海洋,在浩瀚無窮的天地之間,跟大倉庫裡的一粒米又有什麼分別呢?」後來後來「井底之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淺薄的人。
焦頭爛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史.卷四一一.蔣重珍傳》:「臣所以痛心者,九廟至重,事如生存,而徹小塗大,不防於火之未至;宰相之居,華屋廣袤,而焦頭爛額,獨全於火之未然,亦足以見人心陷溺,知有權勢,不知有君父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在憂患中能發憤圖強而得以生存,處於順境易沉湎於安樂而招致滅亡。《孟子.告子下》:「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宋.陸九淵〈與蘇宰書〉:「屯難困頓者,乃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置之死地而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置身於無退路的境地,勢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參見「陷之死地而後生」條。《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水一戰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故事韓信攻打趙國軍隊時,在井陘口背水列陣,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激勵將士拼死奮戰,結果大破趙軍。背靠著河流作戰,後無退路,只有決一死戰才能生存。 解釋比喻在絕境中為尋求出路,與對方決一死戰。 詞義 相似詞破釜沈舟、背城借一、背城一戰、濟河焚舟 相反詞落荒而逃、不戰而敗 例句事到如今我們只能背水一戰,非贏不可!
苟且偷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過且過,勉強的生存下去。明.陸采《明珠記》第二九齣:「幸得大理寺官員,憐我無罪,時時周給衣食,苟且偷生,仔細思想,我官居極品,誰知有今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