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7.0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錙銖必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jiào liàng釋義︰猶「錙銖必較」。見「錙銖必較」條。 01.清.陳確《陳確集.別集.卷五.言四.原教》:「荀、告、韓、楊各是所見,銖銖較量,可謂愚甚;後儒之說,更極支離。」 參考詞語︰錙銖較量注音︰ㄗ ㄓㄨ ㄐ|ㄠˋ ㄌ|ㄤˋ漢語拼音︰zī zhū jiào liàng釋義︰猶「錙銖必較」。見「錙銖必較」條。 01.《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況你學業日進,發達有時,何苦錙銖較量,討人便宜怎的?」 02.《鏡花緣.第一一回》:「些須銀色小事,何必錙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老人、年長的人。《史記.卷四.周本紀》:「史教誨,耆艾脩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凡童少鑒淺而志盛,長艾識堅而氣衰。」
斟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考慮可否而決定取捨。《國語.周語上》:「近臣盡規,親戚補察,、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紅樓夢》第一○回:「大家斟酌一個方兒,可用不可用,那時大爺再定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統治、治理。《書經.大禹謨》:「臨下以簡,御眾以寬。」《國語.周語上》:「告有協風至,王即齋宮,百官御事。」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史.卷二三四.盧洪春列傳》:「較夫挾數用術,文過飾非,幾以聾天下之耳目者,相去何如哉!」
集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以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鎰」。〔參考資料〕 《慎子.知忠》父有良子,而舜放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不得過官,是以過修於身,而下不敢以善驕矜守職之吏;人務其治,而莫敢淫偷其事。官正以敬其業,和順以事其上,如此則至治已。亡國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國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將治亂,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澤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國,故桀之所以亡,堯不能以為存,然而堯有不勝之善,而桀有運非之名,則得人與失人也。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治亂安危,存亡榮辱之施...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劉基1>〈賣柑者言〉(據《誠意伯文集.卷七.問答語》引)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置于市,賈十倍,人爭鬻之。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乾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巿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將衒外以惑愚也?甚矣哉,為欺也!」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托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臯之業耶?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姦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廩粟而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版,狀如鋸齒,可以懸掛鐘、鼓、磬等。《說文解字.丵部》:「業,大版也,所以飾縣鐘鼓。」《詩經.周頌.有》:「設業設虡,崇牙樹羽。」
岌岌可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萬章上》咸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勳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以為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
心不在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李翱〈答韓侍郎書〉:「天下如者鮮,則其墜者皆離婁也,心不在焉故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