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傳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3) 王家破垣:王涯家的破牆。王,指王涯(?∼西元835),字廣津,唐太原人。博學好古,能為文,家書數萬卷。所集前世名書畫,鑿垣納之。唐文宗甘露之變時被殺,人破其家垣牆取之,或剔取其中金玉而棄其書畫。垣,牆。
心驚膽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驚膽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驚膽戰」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十分驚慌害怕,典源出自〈維摩詰經講經文〉。其中有一段敘述維摩詰假稱身患疾病,藉著眾人來探視他時,得以教化眾生。釋迦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視,但是大家都因為維摩詰的辯才太了得,沒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視。於是世尊要彌勒菩薩去探視維摩詰,彌勒菩薩回答世尊說:「世尊,我恐怕也不能勝任。因為我曾在兜率天宮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修習到得不退轉法時,維摩居士的對我的一段反論,現場的人聽了後,都同時證入無生法忍的境界。當時,我覺得十分慚愧,憂慮惶恐,對自己的不足感到驚慌害怕。我與他的境界實在是差太遠了,所以恐怕沒有辦法代表大家去探視維摩居士,...
神通廣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能清楚明白直接看見,知道一切遠時、遠地各種情況的一種神祕智力。「神通廣大」則指廣大之神力。※語或本《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維摩詰經講經文》。後用「神通廣大」形容人的本領、手段高明巧妙。 △「三頭六臂」
天女散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著名的佛經故事之一。敘述當維摩詰和諸菩薩弟子議論佛法時,天女出現以花散在眾人身上,於心無所住的菩薩,花朵自然墜落,而心有所執著的弟子反而拂之不去。唐.宋之問〈為太平公主五郎病愈設齋歎佛文〉:「龍王獻水,噴車之埃塵;天女散花,綴山林之草樹。」
寂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斷除貪欲、瞋恨、愚痴和一切煩惱,不再輪迴生死的境界。《維摩詰所說經.卷下》:「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滅。」《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佛以寂滅為事,以有身為幻。」也作「涅槃」、「圓寂」。
實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上指現象的本質、真實性。《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也作「法性」、「真如」。
瘦骨如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骨瘦如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變文」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內容以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為主。〈維摩詰經講經文〉是根據《維摩詰經》的故事,敷衍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然後邊講邊唱,有時幾十字的經文,可以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未生病之前,神情威猛似虎,生病之後變得十分消瘦,骨架露出,像木柴一樣。「骨瘦如柴」亦作「骨瘦如豺」,《埤雅.卷一八.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豺是一種骨架露出看起來像細瘦的動物。「骨瘦如...
漸至佳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漸入佳境」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1>噉2>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注解〕 (1) 顧長康: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2) 噉:音ㄉㄢˋ,同「啖」,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
方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維摩詰所說經說,維摩詰居士居住的臥室一丈見方,但容量無限,禪宗取其意,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西遊記》第九回:「你真個要尋父母,可隨我到方丈裡來。」
逼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6) 旒旐:音ㄌ|ㄡˊ ㄓㄠˋ,出殯時在靈柩前引路的招魂幡。 (7) 危語:類似「了語」的文字遊戲,以危險的事為主題,令人聞而生畏的話。 (8) 轆轤:利用滑輪原理製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於井上立架置軸,貫以長木,纏綆其上,下懸汲水用的桶,用手轉動嵌於長木一端的曲柄汲水。 (9) 參軍:東漢置,掌參謀軍務。至隋唐時兼為郡官。 (10) 咄咄:驚嘆聲。 (11) 眇目:瞎了一隻眼。眇,音ㄇ|ㄠˇ。(二) ※#晉.衛鑠〈與釋某書〉(據《全上古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