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0.03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栩栩如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1>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2>與3>!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注解〕 (1) 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曾為蒙漆園吏,故亦稱為「蒙吏」、「蒙莊」、「蒙叟」。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施同時。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追號為南華真人,稱其書為《南華經》。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政治觀則歸於無為而治。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 (2) 自喻適志:自快得意。喻,知曉。適志,適意、舒適。 (3) 與:音ㄩˊ,置於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同「歟」。
不求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酒喝,於是鄰居或親朋好友常常買酒招待他,他也不矯揉造作,總是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家。雖然家裡貧窮,他總能自得其樂,常常寫文章來表明自己的志向,不把人世間的名利得失放在心上。除了此篇文章外,陶潛著名的作品尚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歸去來辭〉等,每一篇文章都說明他熱愛田園生活和不願與當時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感情。後來陶潛描述自己讀書態度的「不求甚解」,被視為一句成語,用來指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鑽研字句上的解釋,亦轉用來形容學習或工作的態度不認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故步自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故步不離注音︰ㄍㄨˋ ㄅㄨˋ ㄅㄨˋ ㄌ|ˊ漢語拼音︰gù bù bù lí釋義︰守在原地,停滯不前。「故步」之源見「故步自封」條。 01.明.張履祥〈與陳乾初書〉:「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無所進步,是以故步不離耳。」
躊躇滿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得的樣子。《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推己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張惠言〈承拙齋家傳〉:「先生以致知格物為基阯,以身體力行為堂奧,以忝忿窒欲為牆垣,以推己及人為門戶,以書策吟詠為園囿,保吾天全吾真,處而安焉,入而自得焉。」
作繭自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句成語的文獻如:《浮生六記.卷六.養生記逍》:「又讀〈逍遙遊〉,而悟養生之要,惟在閒放不拘,怡適自得而已。始悔前此之一段痴情,得勿作繭自縛矣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察看、審視。如:「察言觀色」、「坐井觀天」、「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易經.繫辭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宋.程顥〈秋日偶成〉詩:「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毛詩卷染油代燭》倪芳飲後,必有狂怪1>,恬然2>不恥。或以《毛詩》3>卷染油代燭,醉遊徹曉4>。 〔注解〕 (1) 狂怪:瘋狂怪異的行為。 (2) 恬然:安然自得的樣子。恬,音ㄊ|ㄢˊ。 (3) 《毛詩》:今本《詩經》,為毛亨傳注,故又稱《毛詩》。《詩經》在漢代有齊、魯、韓、毛四家之學,獨存《毛詩》,流傳至今。 (4) 徹曉:整個晚上到天亮。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每下愈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戰國時代宋國蒙人,生卒年不詳。其人生觀崇尚自然無為,逍遙自得,與老子並為道家思想的宗師,著有《莊子》。有一次,東郭子問莊子:「所謂的『道』,究竟在什麼地方?」莊子說:「無所不在。」東郭子說:「請你舉出具體的例子,清楚指明。」莊子說:「在螻蟻身上。」東郭子說:「高妙的『道』,為什麼會在這樣卑下的地方呢?」接著莊子又舉了愈來愈卑下的例子,如:稊稗、磚瓦、屎溺。東郭子聽到後來,便不作聲了。莊子於是就說:「你所問的問題,就跟以前有個名叫獲的市場主管問市場管理員用腳踩豬的問題一樣。市場管理員要判斷豬隻的肥瘦,必須用腳踩著豬的小腿部分去試,因為這小腿部分最...
雨後春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趙蕃〈過易簡彥從〉詩(據《章泉稿》引)1>雨後筍怒長,春雨陰暗成。關門有餘暇2>,散帙3>不妨清。從仕亦何好?隱居無用名。悠然4>會心處,便欲寄吾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張耒〈食筍〉詩。 (2) 餘暇:空閒的時間。暇,音ㄒ|ㄚˊ。 (3) 散帙:打開書帙。帙,裝書的布套,音ㄓˋ。 (4) 悠然:閒適自得的樣子。〔參考資料〕 宋.張耒〈食筍〉詩(據《柯山集.卷一四》引)荒林春足雨,新筍迸龍雛。鄰叟勤致饋,老人欣付廚。朝餐甘飽美,放箸為嗟吁。惜取葛陂杖,猶堪代我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