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14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處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處心積慮」條。 01.《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五》:「學者須是潛心積慮,優游涵養,使之自得。」 參考詞語︰設心積慮注音︰ㄕㄜˋ ㄒ|ㄣ ㄐ| ㄌㄩˋ漢語拼音︰shè xīn jī lǜ釋義︰即「處心積慮」。見「處心積慮」條。 01.宋.洪邁《容齋續筆.卷一○.賊臣遷都》:「曹操迎天子都許,卒覆劉氏;魏唐之祚,竟為高朱所傾,凶盜設心積慮,由來一揆也。」 參考詞語︰苦心積慮注音︰ㄎㄨˇ ㄒ|ㄣ ㄐ| ㄌㄩˋ漢語拼音︰kǔ xīn jī lǜ釋義︰猶「處心積慮」。見「處心積慮」條。 01.明.張居正〈荅(答)總憲孫華山書〉:「僕數年圖畫邊事,苦心積慮,冒險涉嫌,惟公知之。」
樂天知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應天意的變化,固守本分、安於處境且悠然自得。語出《易經.繫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儒林外史》第八回:「近來我在林下,倒常教他做幾首詩,吟詠性情,要他知道樂天知命的道理。」也作「樂天安命」、「知命樂天」。
悶悶不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悠然自得、心花怒放
秀外慧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但在外為官,威風凜凜,居家更是美人為伴,爭寵而嬌。第二類的人,則是李愿這種人,置身山林,不問世事,自得其樂。第三類的人則是汲汲營營地想巴結貴人,終日唯唯諾諾,老死而止。韓愈在描述第一類人的時候,除了極力描述他們為官的威風和受奉承的情形,也對這些人驕奢的生活,藉周遭美女爭寵的情形顯露出來。因此韓愈對這些成日沒事,只為爭取主人憐愛的女子作了細膩的描述。說她們畫著彎曲的眉樣,有著豐潤的臉頰,聲音是如此清脆好聽,體態更是輕盈迷人。不但是外表好看,人也很聰明。走起來飄動著前襟,嬌羞得用長袖半遮掩著臉。這些美女打扮得漂漂亮亮,住在各人房裡,整天閒著沒事做,不是互相嫉妒,就是想盡辦法爭寵。在這段文字中,韓...
環堵蕭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除了四面圍繞的土牆,別無他物。形容居室簡陋,十分貧窮。[例]他家境清寒,環堵蕭然,卻仍能自得其樂。
無憂無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無憂慮。形容心情怡然自得。《孤本元明雜劇.群仙朝聖.第三折》:「俺出家兒無憂無慮樂醄醄,到處隨緣任逍遙。」也作「無慮無憂」。
深居簡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但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仍然無法擺脫弱肉強食的危險。現今百姓過著安詳而閒暇自得的生活,與禽獸差別很大,就是因為遵行儒家思想,所以怎能迷信佛老思想呢?文中處處可見韓愈護衛儒家傳統的堅定立場。後來「深居簡出」被用來指人平日待在家裡,很少外出。
悠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閒適自得而無所牽掛。《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事外之人,好不悠閒自在!」也作「悠閑」。
悠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閒適自得的樣子。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清.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三則之三:「山外煙嵐,遠近接簇,悠然暢寄。」
同床異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文人陳亮在寫給友人朱熹(元晦)的信中,提及自己近日來的遭遇與心境。他說他在遭到橫禍,差點喪命之後,目前以教書為職業,並蓋了幾間小屋,周圍種些樹木,庭院中還有個小池,風景優美,怡然自得。其中有三間屋子取名為「抱膝」,二位友人為此而作了三首〈抱膝吟〉送我,但總覺得他們並沒有寫到真正的含意。裡面提及周公及諸葛亮等古人,但人各有志,就算睡在同一張床上,也是各做各的夢,不一定要和古人相比。而我又寫不出來自己的感受,所幸您也寫了兩首,我坐在小屋中,吟唱它們,感覺更舒適快意。後來「同床異夢」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共同生活或一起做事的人意見不同,各有各的打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