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36.24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非洲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Xenopus laevis (Daudin, 1802)
體長6~13公分,身體扁平、流線型,體色可由灰色變成黑色。身體兩側各有一條白色帶狀條紋,屬於感覺系統,可以協助牠們偵測水中的環境,以尋找食物或逃避天敵。
非洲東南部。
水棲性。有強壯、肌肉發達的後腳,趾間有全蹼,善於游泳。前肢很小,利用3隻有爪的腳趾將食物撥進嘴裡,非常貪吃。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負子科(Family Pipidae)
負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pa pipa (Linnaeus, 1785)
美洲。
完全水棲性,雌蛙及雌蛙在水中交配,在雄蛙的協助之下,將受精卵放到雌蛙柔軟的背部,然後一粒粒包埋進皮膚,形成一個個小囊。待發育成小蛙之後,才離開雌蛙背部。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負子科(Family Pipidae)
異舌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inophrynus dorsalis (Dumeril & Bibron, 1841)
體長6~8公分,外型適合穴居生活,圓錐狀的頭部與尖硬的吻端使牠們善於挖土,並藉著短小的四肢在地道中前進。
中美洲。
地棲性,雨後才會探出地面,笨拙地前往暫時性的水池進行繁殖。以白蟻與螞蟻為主食。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掘地科 (Family Rhinophrynidae)
劉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本名操,字元英,號海子,五代後梁陝西人,生卒年不詳。曾事燕王劉守光為相,後為呂純陽弟子,創道教南宗,與北宗王喜對抗。(2)名昭遠,號海子,五代宋初人,生卒年不詳。為一仙人,常居華山陳圖南館道院。也稱為「劉海」、「劉海兒」。
東加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hysalaemus pustulosus (Cope, 1864)
體長3~4公分,體色呈棕色並有疣狀突起,像一隻小蜍。深棕色的身軀雜有灰白的斑點,在泥濘中是絕佳的保護色。
中美洲。
大雨過後,雄成群出現在水池中,並發出極大聲的鳴叫,以吸引雌蛙,但也容易吸引蝙蝠天敵。交配時,雌分泌液體由雄用後腳拍打形成泡沫卵塊。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細指科(Family Leptodactylidae)
產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ytes obstetricans (Laurenti, 1768)
體型小而豐腴,體長3~5公分,有對強而有力的前腳用來挖掘。體色呈灰綠色、灰色或褐色,並有較深的斑點。
歐洲西部。
會以後腳帶著卵的方式保護卵,所以稱之為產婆。雄會一直帶著牠們直到完全孵化後,才會將牠們放到淺水中。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盤舌科(Family Discogloss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光。唐.張說〈新都南亭送郭元振盧崇道〉詩:「褰幌納影,理琴聽猿啼。」唐.徐晦〈海上生明月賦〉:「水族將影交馳,浪花與桂枝相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亮。唐.莫宣卿〈百官乘月早朝聽殘漏〉詩:「碧空魄度,清禁漏聲殘。」唐.陸龜蒙〈四寄懷華陽道士〉詩:「魄幾應臨蕙帳,漁竿猶尚枕楓汀。」也稱為「盤」、「輪」。
蜍角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鰭條5-6,臀鰭鰭條4,胸鰭鰭條13-14,無腹鰭。上頜齒12-49,下頜齒15-48。體呈圓形,略為側扁;頭部與身體無明顯區別。鰓蓋不明顯,具有一管狀開口。口大,向後延伸超過眼睛。眼睛相當小。第一背鰭棘特化為吻觸手,基部位於碟耳骨棘後方之背部;吻觸手相當長,為體長之112-143%;吻觸手末端具有餌球,為發光器;餌球末端僅有一末端乳突,略為延長。胸鰭呈扇形;背鰭及腹鰭小,相當接近尾鰭基部;尾鰭成扇形,中央四鰭條分叉。體表具有微細棘,需放大鏡方可觀察。體色全黑。(何宣慶 2012/1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幹有條紋。葉紙質,闊三角狀卵形,長4-8.5 cm,寬6-9 cm,基部略心形,兩面有貼生之柔毛。花序為總狀排列之頭狀花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