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負子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pa pipa (Linnaeus, 1785)
美洲。
完全水棲性,雌蛙及雌蛙在水中交配,在雄蛙的協助之下,將受精卵放到雌蛙柔軟的背部,然後一粒粒包埋進皮膚,形成一個個小囊。待發育成小蛙之後,才離開雌蛙背部。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負子蟾科(Family Pipidae)
|
東方鈴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ombina orientalis (Boulenger, 1890)
小型,體長4~5.5公分,背部綠色,腹部橘紅色。
亞洲。
日行性,常出現在長有浮萍的池塘中,背部綠色是一種保護色。皮膚會分泌毐液,當遇到敵人時,會翻身露出紅色鮮豔的腹部,警告敵人有毒勿接近,所以紅色的腹部是一種警告色。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鈴蟾科(Family Bombinatoridae)
|
異舌穴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inophrynus dorsalis (Dumeril & Bibron, 1841)
體長6~8公分,外型適合穴居生活,圓錐狀的頭部與尖硬的吻端使牠們善於挖土,並藉著短小的四肢在地道中前進。
中美洲。
地棲性,雨後才會探出地面,笨拙地前往暫時性的水池進行繁殖。以白蟻與螞蟻為主食。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掘地蟾科 (Family Rhinophrynidae)
|
劉海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本名操,字元英,號海蟾子,五代後梁陝西人,生卒年不詳。曾事燕王劉守光為相,後為呂純陽弟子,創道教南宗,與北宗王喜對抗。(2)名昭遠,號海蟾子,五代宋初人,生卒年不詳。為一仙人,常居華山陳圖南館道院。也稱為「劉海」、「劉海兒」。
|
東加泡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hysalaemus pustulosus (Cope, 1864)
體長3~4公分,體色呈棕色並有疣狀突起,像一隻小蟾蜍。深棕色的身軀雜有灰白的斑點,在泥濘中是絕佳的保護色。
中美洲。
大雨過後,雄蟾成群出現在水池中,並發出極大聲的鳴叫,以吸引雌蛙,但也容易吸引蝙蝠天敵。交配時,雌蟾分泌液體由雄蟾用後腳拍打形成泡沫卵塊。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細指蟾科(Family Leptodactylidae)
|
產婆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ytes obstetricans (Laurenti, 1768)
體型小而豐腴,體長3~5公分,有對強而有力的前腳用來挖掘。體色呈灰綠色、灰色或褐色,並有較深的斑點。
歐洲西部。
雄蟾會以後腳帶著卵的方式保護卵,所以稱之為產婆蟾。雄蟾會一直帶著牠們直到完全孵化後,才會將牠們放到淺水中。
兩棲綱(Class Amphibia)
無尾目
盤舌蟾科(Family Discoglossidae)
|
蟾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光。唐.張說〈新都南亭送郭元振盧崇道〉詩:「褰幌納蟾影,理琴聽猿啼。」唐.徐晦〈海上生明月賦〉:「水族將蟾影交馳,浪花與桂枝相送。」
|
蟾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亮。唐.莫宣卿〈百官乘月早朝聽殘漏〉詩:「碧空蟾魄度,清禁漏聲殘。」唐.陸龜蒙〈四寄懷華陽道士〉詩:「蟾魄幾應臨蕙帳,漁竿猶尚枕楓汀。」也稱為「蟾盤」、「蟾輪」。
|
蟾蜍角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鰭條5-6,臀鰭鰭條4,胸鰭鰭條13-14,無腹鰭。上頜齒12-49,下頜齒15-48。體呈圓形,略為側扁;頭部與身體無明顯區別。鰓蓋不明顯,具有一管狀開口。口大,向後延伸超過眼睛。眼睛相當小。第一背鰭棘特化為吻觸手,基部位於碟耳骨棘後方之背部;吻觸手相當長,為體長之112-143%;吻觸手末端具有餌球,為發光器;餌球末端僅有一末端乳突,略為延長。胸鰭呈扇形;背鰭及腹鰭小,相當接近尾鰭基部;尾鰭成扇形,中央四鰭條分叉。體表具有微細棘,需放大鏡方可觀察。體色全黑。(何宣慶 2012/12)
|
石蟾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幹有條紋。葉紙質,闊三角狀卵形,長4-8.5 cm,寬6-9 cm,基部略心形,兩面有貼生之柔毛。花序為總狀排列之頭狀花序。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