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81.30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和、調合。《書經.舜典》:「八音克,無相奪倫。」《三國志.卷五四.吳書.魯肅傳》:「如其克,天下可定也。」
和(波)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波)源之大小隨時間變化,且可表為F=Acos(ωt-α),或F=Asin(ωt-α)者,即稱為和波源。式中F 表示(波)源的數值之大小;A為振幅;α為圓頻率;α為起始相位。因此以上兩式所表示之波源均為以2π/ω為周期之周期時間函數。
  為數學上的簡潔,和波源可用複數型式表示為F=Bexp(iωt),式中B 為振幅,其可為實數或複數;實際之和波源,則為此複數表示式之實數部分或虛數部分。
  和波源之探討,除其本身直接之應用(如:超音波)外,更可配合Fourier 合成法(Fourier synthesis)已用以探討其他時間函數之波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書中的形聲。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聲。參見「形聲」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論為古希臘雅典辯者所教授的一種學科名稱。希臘哲人歌吉亞(Gorgias, 483~375 B.C.)在教導學生時,除教導文法、修辭、演講術之外,尚強調研習韻律、語音、節拍及和論。和論研討語言的表達、動作的演示及音調的強弱等各方面的和與配合,以便使語言的表達臻於完美之境地。
伉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賀人結婚的題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謔的韻語。《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舍人不服,因曰:『臣願復問朔隱語,不知,亦當榜。』即妄為語曰:『令壼齟,老柏塗,伊優亞,狋吽牙,何謂也?』」
函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球面坐標表示拉普拉斯方程式之答解。見函數。
靈魂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魂和」一觀念出於古希臘傳統,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 427~347 B.C.)是首先對靈魂和做出系統性論述的哲人。
  柏拉圖受其師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的影響,蘇格拉底一生孜孜不倦的探求真理,最主要的動力出於對靈魂的關懷,論求靈魂趨於至善。他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求取幸福(happiness),幸福的生活就是善(good)的生活,而善的生活所表現出的特性就是和。和的觀念一直為古代希臘人所重視,並充分表現在當時的繪畫、雕刻、建築等各種藝術創作上。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身體感到不適或疾病的苦痛,希臘人以為乃是由於身體機能的不和,同樣的...
好事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波擾動之大小,隨時間變化,且隨時間變化之部分,可表示為cos(ωt-α)或sin(ωt-α)者,即稱為和波。式中ω為圓頻率;t為時間變數;α為起始相位。和波,又依其在空間分佈之不同,而分為傳播和波與和駐波兩種。以一維波傳播現象為例,傳播和波可表示為u=Acos(kx-ωt)或Asin(kx-ωt),式中u 代表擾動之大小;A 為振幅;k 為波數(描述波在空間中疏密之情況)。一維和駐波,則可表示為u=f(x)cos(ωt-α),或u=f(x)sin(ωt-α)式中f(x)僅為空間之函數,而和時間無關,因此f 代表和駐波之波擾動,在空間分佈上的相對大小。
  為數學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