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鑑係艾斯納(E.W. Eisner)的用詞,認為鑑是個人內在的活動,指在藉著感官的知覺與先備知識的交互作用,感知事物複雜微妙的特質,達成覺醒、認識和理解,而提供判斷的基礎。發生在教育領域的鑑即稱為教育鑑
  教育鑑發生在滿足教育目標、闡明教育事件的任何層面,例如教科書、教材和學校建築的設計等,都可能成為教育鑑的對象。但艾斯納認為教育鑑最重要的主題有五個:
  1.意圖:有關學校或教室中的目標,包括目標的範圍、種類、適切性、價值、分配等。
  2.結構:探討學校的組織形式對學習的影響。
  3.課程:包括課程內容、課程聯結、科目疆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餽贈的客套話。《紅樓夢》第八八回:「嬸娘這裡那一件沒有?不過是姪兒一點孝心,只怕嬸娘不肯臉。」《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次日,錢大老爺又預備了土做的番菜,請那兵官吃飯,蒙他臉,居然到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示格。今多用於緝捕嫌犯、尋找失物等。《儒林外史》第一○回:「所以朝廷尤把他罪狀的狠,懸捕拿。」也作「懸金」。
風流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欣。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四.鄭蘇年師》:「毅然以鄉先達自居,勉之以修己之學,濟物之功,而戒其毋以風流自。」《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的名望也漸漸低下去,只好穿兩件窄袖的衣服,戴上副金絲邊的眼鏡,風流自,聊以解嘲而已。」
王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獎卿(本名:王天)1903年生,高雄旗後。◎1917年打狗學校畢業◎1923年日本東京目白英語學校◎漢語文言詩人◎業信用組合(今三信)及「台灣新民報」總經銷兼通訊記者◎高雄市教育科長兼社會課長◎「國聲報」(高市府接收日產南報商事社廠房改辦之官報)發行人兼社長◎「高雄區合會儲蓄公司」總經理◎「高雄區中小企業銀行」董事長1917年旗後第一公學校(「一公」)畢業後,拜茂才林介仁為師,後隨陳梅峰、陳錫如等人,學作漢詩。與許成章、陳皆興、王隆遜同為陳錫如弟子,元配盧英(虹喬)亦為同窗,能詩。1918年經齋藤牧次郎校長推薦,...
善罰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善的人,懲罰作惡的人。漢.貢禹〈贖罪〉:「善罰惡,不阿親戚。」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八九.經告篇》:「行善益算,行惡奪筭,善罰惡,各有職司,報應之理,毫分無失。」
美學教育;美的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學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又稱為美感教育或美育,是把美學的原理或理論應用於教育,透過美的形式活動,啟發其美感經驗,培養對美的感知和品味,以達成陶治心性、啟迪創造思考的教育目的。  美學的英文字是aesthetics,源自希臘文aisthetikôs,意指人依賴感覺、感情和直覺去感受事物。美學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哲學家A. G. Baumgarten 在1750年提出,他指出:「美學,即自由藝術的理論、較低的認知層次、美之思維的藝術,類似於理性思維的藝術,是感官認知的科學(the science of sensual cognition)。」發展至今,美學的內涵更為豐富...
Collins, John W., & O’Brien, Nancy P. (2003). The Greenwood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English, Leona M. (2005).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Houndsmill, Basingstoke, Hampshire : Palgrave Macmillan.
游勝惠(2007)。從美學價值觀探究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師應具備之美感認知--...
心樂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愉悅的心情和歡樂的事情。宋.辛棄疾〈聲聲慢.征埃成陣〉詞:「從今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弄。唐.韓愈〈詠雪贈張藉〉詩:「玩捐他事,歌謠放我才。」《儒林外史》第八回:「人人見了,玩不忍釋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聆聽、欣。如:「他最大的嗜好,就是在家中靜靜的聆音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