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02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痛定思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愈,字退之,唐河陽人。他自幼父母雙亡,由兄嫂撫養長大。後來哥哥死於貶謫之地,靠著嫂嫂教養成人。艱苦的環境並沒有限制韓愈的志氣,他努力讀書,終於如願在朝廷為官。但個性耿直的韓愈,屢次犯顏直諫,因而被一再貶黜。在韓愈給他弟子李翱的〈與李翱書〉中提及:他在京八九年,沒有收入,都靠求人度日,過得非常辛苦。在心靈上也留下不小的創傷。事過之後,回想起當時的情形,更是令人傷心得不知如何自處。可見他是如何地志不得伸。後來「痛定思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吸取慘痛教訓,警惕未來。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令夕改」原作「朝令暮改」。鼂錯是西漢時的著名政治家,他曾提出不少對國家政策重要的建議,因此有「智囊」的美稱。漢文帝時,鼂錯眼看當時農民與商人貧富懸殊,農民辛苦的耕種才得些許糧食,政府徵收糧食的時間卻沒有固定的時間和標準,常常早上的規定,到了晚上就改變了。農民們為了急於納稅,有存糧的只有被迫將糧食半價賣出,沒存糧的只得用加倍的利息向人借貸,或者賣掉田地房屋,甚至賣掉自己親生的兒孫來還債。商人趁著需用很急的時候,將積存的貨物賣掉,獲得暴利。這種情形嚴重的影響到當時的農業生產。所以鼂錯向漢文帝上了一篇〈論貴粟疏〉,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抬高糧食的價值,鼓勵人民從事耕種,並讓有錢的商人捐糧...
苦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辛苦經營。《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來,給安龍媒張金鳳二人執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詣也。」《文明小史》第六○回:「這也是諸君的苦心孤詣,兄弟何敢辜負?」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嘔心吐膽注音︰ㄡˇ ㄒ|ㄣ ㄊㄨˇ ㄉㄢˇ漢語拼音︰ǒu xīn tǔ dǎn釋義︰比喻費盡心血,歷盡辛苦。「嘔心」之源見「嘔心瀝血」條。 0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隱秀》:「嘔心吐膽,不足語窮;鍛歲煉年,奚能喻苦?」(源) 參考詞語︰瀝血叩心注音︰ㄌ|ˋ ㄒ|ㄝˇ ㄎㄡˋ ㄒ|ㄣ漢語拼音︰lì xiě kòu xīn釋義︰比喻費盡心血,極盡辛勞。「瀝血」之源見「嘔心瀝血」條。 01.南朝梁.元帝〈與諸藩令〉:「一丸之土可封函谷,半紙之翰能下聊城。而不以富貴為榮,不以妻孥為念。瀝血叩心,枕戈嘗膽,其何故哉?」(源) 參考詞語︰嘔出心肝注音︰ㄡˇ ㄔㄨ ㄒ|ㄣ ㄍㄢ漢語拼音︰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白、了解、察覺。如:「相知相許」。唐.李紳〈古風〉詩二首之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不寬綽、不富裕。[例]生活窄,當然辛苦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辛苦、疲累。如:「積勞成疾」、「吃苦耐勞」。《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以逸擊勞,取勝之道也。」
賓至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雨損壞貢品,如不破壞外牆把東西運進來,您要我們怎麼辦呢?如果能順利進貢,我們會把牆修好再走,不怕辛苦,因為能容許我們這麼做也是貴國國君的恩惠啊!」士文伯回去向晉侯稟告,晉侯自知理虧,向子產道歉,並熱情招待鄭伯後送他們回國,還下令重建使館。後來《左傳》文中的「賓至如歸」,就用來形容主人招待親切周到,使客人如同回到家裡一樣感到舒適滿意。
耳熟能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瀧岡阡表〉是宋朝文學家歐陽修追憶父母親生前言行事跡寫成的墓表。歐陽修四歲時,父親就過世了,由母親辛苦把他扶養長大,所以關於父親的生平事跡,都是母親告訴他的。有一次說到歐陽修父親做官時,處理刑事案件,常深更不眠,盡力為死刑犯找尋生路,以免造成遺憾。並且自分早死,交代她將來要把這番心意告訴兒子歐陽修。而他平時閒居在家教導子弟,也常用這些話,因為常常聽到,所以能很詳盡地轉述。後來「耳熟能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聽得非常熟悉,而能詳盡的說出來。
一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一天。表示假設的語氣。[例]我們一旦步入社會,就會知道賺錢的辛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