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13.8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運動黏性係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若以μ表示流體之絕對黏度,以ρ表示流體之密度時,μ被ρ除之商即為該流體之運動黏性係數(coefficient of kinematic viscosity),也可以稱為運動黏度(kinematic viscosity)。運動黏性係數υ之因次為L2/T,所以SI制中運動黏性係數υ之單位為m2/s,而英制中υ之單位為ft2/sec。在低壓時,各種流體之運動黏性係數因隨溫度之變化而有所變化,所以凡流體流動有關連之計算中必須使用某種流體之運動黏性係數時,必須知道該流體之溫度,而通常在各種流體之運動黏性係數被表示成為溫度之函數之圖表中,可以查出該流體在該溫度時之運動黏性係數之值。
運動暴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動中的暴力行為是指一種作為有:(1)行動的合法性:為達成目標的必須行動;(2)傷害程度:以受害者能否行動為判準;和(3)參與意向:行動者是否企圖對別人或物件施以傷害的不當行為,其行為結果將造成別人或物件的傷害。
  社會科學中,暴力與 「攻擊」(aggression)的區別為:攻擊通常是作為一般性名詞,指在身體或心理上傷害其他人的行為,例如惡言惡語和毆打;「暴力」則常常指身體方面的攻擊,亦即在身體上傷害其他人的行為,有侵害的意味。
  運動暴力可以依據合法性的標準,分成相對合法與相對不合法兩大類。相對合法的運動暴力亦可再分成接近犯罪暴力與犯罪性暴力兩種。
 ...
運動教練任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培養一位運動績優選手來說,是須從多方面著手,這樣重要的工作,是需要運動教練的培育,身為運動教練的目的,就是需要具有運動專門的素養與技素的指導,在培育過程中,教練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因此身為運動教練者,若想要培訓出一位出色競技選手...
運動能量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動能量系統是指運動時體內的能量使用狀況而言。不同的運動強度與持續時間,運動者所使用的能量也有差別,但整個能量系統可分為無氧反應(Anaerobic Reaction)及有氧反應(Aerobic Reaction)。
  1.無氧反應
  (1)磷化物(ATP-PC)系統:肌肉收縮時的能量直接供應者為ATP(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它存於體內,以備隨時取用,當ATP水解後,會分解成ADP(腺嘌呤核苷雙磷酸)和一個磷酸鹽,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必要時,ADP可再分解成AMP(腺嘌呤核苷草磷酸),並釋放出能量。同時存於人體內的還有相當多的PC(磷酸肌酸),能使本身的磷酸鍵與AD...
臺灣新美術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在日治時代,因受日本文化殖民政策影響,有一批年輕的美術家在追求臺灣意識及民族平等的共同願望下,所展開的美術運動。也由於美術不若文學敏感,因此美術家得以活躍的參與「帝展」、「臺展」、「臺陽展」、「府展」,為臺灣的近代美術開創一個新的局面。昭和九年(西元1934年),由李梅樹與陳澄波、陳清汾、顏水龍、廖繼春、楊三郎、李石樵、立石鐵臣等八人,在臺北成立「臺陽美術協會」,正是此運動的新里程碑。
運動強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動訓練法名詞。運動強度、時間以及頻率,是進行運動處方和運動訓練的必須條件。運動強度是指每單位時間的運動量,乘以運動時間以計算出「總運動量」。其表示方法: 心跳率; %VO2max; 主觀性運動強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能量代謝率(RMR); METS(等代謝量;Metabolic Equivalent;每分鐘安靜狀態下的身體氧需要量)等。
相對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定義在於絕對座標系(對工程上問題將固定於地球的座標系視為絕對座標系)的質點或物體的運動稱為絕對運動(absolute motion),而被定義在於對地球做運動的座標系的質點或物體的運動稱為相對運動(relative motion)。
力學名詞。以相對於一個移動的參考座標系統所描述的運動,稱為相對運動
運動技能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動技能學習是有關如何獲得技能的知識領域,探究有機體在學習情境中,經由練習或過去的經驗,在動作表現或潛在行為上,所產生的非短暫改變。其他相關的名詞尚有:知覺運動學習(Perceptual-Motor Learning)、感覺運動學習(Sensori-Motor Learning)、心理運動學習(Psychomotor Learning)及運動控制(Motor Control)等。
  有關學習與記憶的研究方面,可遠溯至古希臘時代,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指出人類對事物的記憶,是由於鄰近性、相似性與對比。近代運動技能學習的研究,可分為三個時期:原...
道德重整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重整運動簡稱「道德重整」;創始人為美國路德宗牧師卜克曼(Frank Buchman, 1878~1961)。一九二一年,他於英國牛津大學成立「牛津團契」,弘服務青年、改善青年生活為目標,成效卓越,此為「道德重整運動」的前身。一九三○年代,舉世烽火四起,全球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嚴重威脅。卜克曼深感人類的危機,從表面來看,是由於種族的、政治的與經濟的衝突;但是根本上是人類內心的驕傲、貪婪、仇恨等問題所形成。因此,要徹底解決全球人類的危機,則必須發揮人性的自覺與道德力量。時至一九三八年,卜克曼將英國的「牛津團契」,改組加以擴大,發展為全球革命性的運動,正式命名為道德重整運動。這個世界性的民間...
職業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業運動是指運動選手以運動技術及知識賺取利潤,把運動當做一種職業以謀取生活所需之意。運動員經由比賽而獲取報酬,報酬之高低,則視其技術水準而定。
  古希臘之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沒有職業運動與業餘運動之分;當時之運動選手比賽獲勝,只是為了證明其勇氣,運動選手把它當作是一種榮譽,這種榮譽遠超過一切物質獎勵。當時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勝的獎品,僅是一種象徵性的橄欖冠。
  西元前一世紀羅馬征服希臘後,職業運動開始萌芽;後來近代奧林匹克運動會(The Modern Olympic Games)復甦,職業運動就成為奧林匹克的主要問題。因為近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人古柏坦(Baron...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