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合時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末年,由於國勢衰弱、社會紊亂,加上成帝喜好鬼神之說,又無子嗣,因此寵信方士。其中一名方士甘忠可,揉合黃老道學與儒家讖緯之說,詐造《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因漢帝自認屬火德,甘忠可便假託道教真人赤精子,說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以致天下太平,永固漢室之統治。甘忠可後因干預朝政遭彈劾而被誅殺,但他的弟子夏賀良等人仍密傳其道,他的方術仍然盛行於貴族間。成帝崩後,繼位的哀帝也好此道。夏賀良等人仍以赤精子的名義,說漢室國運中衰,建議哀帝改元易號,並增加漏箭上的刻度,可永保國家的安定。哀帝接受了他的建議,下詔以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將元年,改號為陳聖劉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為度。但二個月後,哀帝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稱以婦道教人的女教師為「姆」。《儀禮.士昏禮》:「姆纚笄宵衣在其右。」漢.鄭玄.注:「姆,婦人年五十無子,出而不復嫁,能以婦道教人者。」
走火入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走火,道教指修煉精氣神,急躁冒進,產生內氣亂竄的狂躁現象。入魔,是因走火產生幻象。後以走火入魔泛指修行者將禪修生起的幻境和現實世界混淆的精神症狀。也作「走魔入火」。
自我應驗預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和成就2. 因為教師對於學生不同期望,教師會以不同行為對待學生3. 教師對待學生不同態度,使學生知道教師所期望於自己的是甚麼行為與期望,進而影響到學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抱負。4. 若這種教師對待學生態度持續一段時間,而學生並未以某種方式改變,則教師將影響學生的行為態度,高期望學生將達高成就水準,低期望學生則達低成就水準。5. 如此持續一段時間,學生的成就與水準將越來越接近當初教師的期望。因此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表現具有很大的影響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自我應驗預言英文關鍵字:self-fulfilling p...
急急如律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急如律令是道教符咒用語。有兩種解釋:
  1.秦、漢公文中常用「如律令」的字樣,當時巫士和道士仿效之後,在「召神拘鬼」的符咒末句,多加「急急如律令」一語,表示同法律命令一樣須急急執行。後來就成為道教符咒用語的常式,至今流傳。
  2.「律令」,神鬼名,能行走如飛。「急急如律令」,表示要如「律令」一樣迅速。〔土風錄〕:「令,音伶,律令,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三教搜神大全〕:「雷部有神名曰捷鬼,善走,與雷相疾速。」另唐李匡義〔資暇集.中卷.急急如律令條〕:「是雷邊捷鬼,……,此鬼善走,與雷相疾速。」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稱為關聖帝君、關帝君、關帝等。儒教奉為五文昌之一,又尊為「文衡聖帝」,道教奉為「協天大帝」、「翊漢天尊」。中國佛教界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民間由於《三國演義》等傳統作品的影響,普遍認為關羽與劉備、張飛是結誼|結義兄弟,關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公、關二爺、關二哥、關老爺,直至現當代的某些社會群體與場合中,仍然經常出現祭拜關羽的情況。目錄1 生平1.1 追隨劉備1.2 降曹與重歸劉備1.3 鎮守荊州1.4 威震華夏1.5 敗走麥城1.6 身後2 特徵和形像3 家庭3.1 子女3...
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道教上指廣行佛法,以救眾生。如:「普渡眾生」。明.汪廷訥《獅吼記》第四齣:「飛錫入紅塵,誰識根因。金繩覺路去來身,日把慈航浮法海,普渡迷人。」明.張萱《西園聞見錄.卷一○五.佛》:「蓋能普渡眾生,乃佛菩薩之行;若修齋供佛,則沙門之職也。」也作「普度」。
洞天福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天,道教中稱神仙統治之處。福地,道教中稱真人統治與得道之所。「洞天福地」即指神仙居住或修道的地方。語本唐.李冲昭《南嶽小錄.敘嶽》。後亦用「洞天福地」形容環境極為優美舒適的名山勝境。
放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ㄋㄚˋ,通「納」,接納。 (5) 張魯:字公祺,東漢末沛國豐人,生卒年不詳。獻帝初平二年,創五斗米道教民,據巴、漢三十年,附者甚眾。建安二十年,曹操征伐,魯出降,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卒諡原。 (6) 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
成功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幽默風趣聞名,他的弟弟遊經順也是成功高中數學科老師。孫樹良:2009台北聽障奧運由中華台北代表隊跆拳道教練,第十二屆世界聽障武道錦標賽及跆拳道比賽榮獲冠軍獲得金牌、第十屆世界聾人武道錦標賽中連奪輕中量級金牌及打型比賽個人組金牌雙料冠軍。退休或離職教師:姜公韜: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歷史學系學士、,本校校友、青年社社員、歷史老師(2009年退休),曾任教於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著有《中國通史-明清史》等書。郭定生(郭立邦、郭衣洞,筆名柏楊、鄧克保):臺灣知名作家、思想家,曾任國際特赦組織臺灣分會會長。陳維壽:本校校友、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