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7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先睹為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搶先目睹,引以為快,形容渴望見到的心情。如:「每當新書問市,他總要先睹為快。」
談虎色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被虎傷過的人,一談到老虎就嚇得變了臉色。典出《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後用「談虎色變」比喻一提及某事就非常害怕。
施教因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程頤認為便是依其資質與能力而分,所以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頤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後來「因材施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說明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戴望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九四○年,穆時英在上海遇刺身亡,穆麗娟回上海奔喪,夫妻反目。一九四一年,曾為妻、女服毒自殺,並寫遺書寄到上海。日軍占領香港,被日本憲兵逮捕入獄,酷刑折磨。一九四七年出版譯詩集《惡之華掇英》。回上海,與穆麗娟辦理離婚,另外結婚,只維持很短暫的婚姻。一九四八年出版詩集《災難的歲月》,又離婚,再度流亡香港。一九四九年,京滬失陷,戴望舒前往北京,從事法文翻譯工作。一九五○年,氣喘病復發,逝世,享年四十六歲。 關於作家1929年4月,戴望舒編定的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由他自己主持的水沫書店印行。這是他前期象徵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程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生於北宋仁宗明道元年(西元一○三二年),卒於北宋神宗元豐八年(西元一○八五年),享年五十四歲。  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家世顯赫,曾祖輩即為高官,十歲能文,年十三即老成練達若成人,秉氣溫和恭謹,雖遇政敵王安石的惡評,仍不改其常度,時人皆以聖人視之。  著作:計有《明道文集》五卷,《二程遺書》二十八卷,《二程外書》十二卷,其他關於義理的言論,尚可見於《二程語錄》,後人輯有《二程全書》。觀點:道器合一論,默而識之,誠敬體道,體貼天理,元無少欠、百理具備,盡心知性已知天……。評價:馮友蘭:「程明道,為陸王心學一派之先驅...
程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生於北宋仁宗明道二年(西元一○三三年),卒於北宋徽宗大觀元年(西元一一○七年),享壽七十五歲。字正叔,為程顥的胞弟,少明道一歲。二程秉氣,大程溫和而重直覺;小程剛烈而重客觀,其學對後世格物致知的理學派影響極大。  著作:經學和思想的著作主要有《程氏易傳》四卷,《程氏經說》八卷,《伊川文集》八卷,及和大程合錄的語錄以及遺書。觀點:性即理,一陰一陽之謂道,心性情三分……。評價:馮友蘭:「程明道,為程朱理學一派之先驅。」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清末浙江海寧人。自治經史、古文學、古器物,兼及文學史、文學批評,皆有極深創獲。任清華大學教授,憤世嫉俗,後投昆明湖自盡。著述甚多,合刊為《海寧王忠慤公遺書》,另有《靜庵文集》,輯其早年論哲理、評文藝之作。
陸九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  著作:有後學所編的《語錄》一卷,《年譜》一卷,《遺書》三十三卷,今有《陸象山全集》行世。觀點:宋代理學,自胡璦(安定)、孫復(泰山)造其端,周敦頤(濂溪)、張載(橫渠)、程顥(明道)、程頤(伊川)繼其後。象山承濂溪、明道之緒,以繼往開來為己任,以辨義利、別是非、明夷夏、正人心為入手處。故其為學常大處著眼,追求源頭。以為宇宙即是吾心,理即吾心,吾心即理。理心合一,心正則一切皆正。此心此理,昭然宇宙之間,乃我固有,非由外鑠。故能存得此心,即可明得此理;明得此理,即可盡性知天...
鞭辟近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鞭辟入裡」。見「鞭辟入裡」條。01.《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學只要鞭辟近裡,著己而已,故『切問而近思』,則『仁在其中矣』。」(源)02.清.李顒《二曲集.卷一六.答顧寧人先生書三首之二》:「若以語不雅訓,則『活潑潑地』可諱,而『鞭辟近裡』一言實吾人頂門針、對證藥,此則必不可諱。」 
絕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遺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