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72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驗;「典範」的模式則試圖找到一些超越特殊經驗的抽像原理原則。 認知表徵理論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有二個重點:將人類對環境中周遭的事物,經知覺而將外在或事件轉換為內在心理事件的過程,稱為認知表徵或知識表徵。特別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認為從事象變化中發現其原理原則(歸納分類),才是構成學習的主要條件。 認知表徵發展三階段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指三歲以下幼兒靠動作來認識瞭解周圍的世界,亦即靠動作來獲得知識,即「由做中學」的經驗形象表徵(圖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指...
衝突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述2 當代衝突理論概要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概述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自始便是建立在Parsons結構功能論的對立面上,並批判功能論是烏托邦式的理論,完美的社會只存在於幻想之中。衝突論派的理論重點是在於對於社會變遷的解釋,不同於功能學派強調的是社會的整合以及均衡;衝突學派認為社會的變遷不僅是必然的,而且是強烈而急遽的,且變遷的後果對於社會是破壞性的而非建設性的。衝突學派的兩大啟蒙家乃是馬克思(Marx)以及齊默爾(Simmel);馬克思雖非社會學者,但其在《資本論》中點出的資本主義本質上的...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描述探索足以影響變遷與成長等諸因素之互動情形,故個案研究應屬於縱貫式研究,揭示某期間之發展現象;重點應放在研究對象所具之代表性(typicalness)而非唯一性(uniqueness)因素。 研究設計 設計形式個案研究設計之形式有四種:1.單一個案(整體)設計2.單一個案(嵌入)設計3.多種個案(整體)設計4.多種個案(嵌入)設計整體與嵌入各案研究之區分在於各案研究如只對一計畫(program)總體之性質進行檢核,即為整體設計;若對單一個案不僅以該個案為一分析單位,而且也把注意力置於子單位(subunit or s...
交互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反思能否理解文章的要點。(二)提問:要求學生就文章中重要的概念提出問題,自我檢視能否掌握文章的內容重點。(三)澄清:要求學生解決閱讀時所遇到的困難,使他們能了解文章的意思。(四) 預測:要求學生就已有知識及所知道的部份內容,確認「線索」,推測下文的內容,訂出閱讀的方向。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強調「師生對話」的歷程,透過師生對話,老師利用放聲思考方式示範以上四項閱讀策略,接著學生輪流扮演老師的角色,逐步將責任轉移給學生,發展成學生之間相互提供支持的「同儕對話」,這就是Vygotsky所謂的由他人調整到自我調整。Palincsa...
責無旁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責有攸歸,當仁不讓,義不容辭反義:推三阻四,敷衍塞責辨似: 貸,音ㄉㄞˋ。推卸。不可寫作「貨」。 「責無旁貸」及「義不容辭」都有理當承受,不能推辭的意思。 「責無旁貸」側重於職責之內應做的事;「義不容辭」側重於按照義理應做的事。 責無旁貸 義不容辭 辨似例句 ○ ㄨ 爭取勞工福利,是公會~的重點工作。 ㄨ ○ 他一向熱心公益,對於募款表演,當然是~的了。
息事寧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批判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理論來源十分複雜2、 承襲德國傳統辯證精神3、 將批判對象至於社會整體4、 對意識形態的批判成為重點5、 研究方法傾向詮釋學 在教育上的運用(引自陳嘉陽,2012)(一) 教育目的1、 近程:維護並發揚人類理性的自主性2、 遠程:協助人類建構其美好的生活。(二) 教育內容1、 課程:(1) 課程結構應以自我為主體,具彈性不可僵化。(2) 課程設計應採多元參與方式決定(注入課程生命)。(3) 課程內容應以溝通和啟發的方式安排。2、 教材:(1) 合乎個體需求的事實材料。(2) 拋棄意識形態霸權的宰制,即避免「選擇性的知...
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展方面應用行動研究,源於1960年代,當時為了解決美國貧窮問題,乃嘗試以一種社會實驗,讓資源集中於重點社區,探討社會問題的成因,實驗新的處理方法,同時監測結果,並將研究結果回報給政府及地方發起人,共同決定政策上的運用。這種取向顯示,行動研究適合應用社會科學的知識及研究技術來解決社會的問題。教育的行動研究教育界在1940年代晚期開始嘗試運用行動研究,到了50年代晚期與60年代初期間,由於美國學術風氣偏好政府支持的大規模研究,因而放棄小規模的行動研究,後來又因不滿意由上而下的研究方式,以及財源緊縮的影響,又重新對行動研究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概要、重點。如:「要略」、「史略」。《孟子.滕文公上》:「此其大略也。」
理情行為治療(REB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自我設限的認知習慣。理性情緒行為治療個案輔導方法特色介紹:以理性情緒行為治療為基礎之個案處置方法之重點在於重組知覺與思考方式。個案工作師主動引導案主注意自已已成習慣的思考習慣及信念。REBT是一 個以理性認知為主、提出邏輯實驗性的思考型態,並配合注重教育功能之家庭作業,來對當事人思考傾向提出挑戰、進而改變其習慣性行為反應的治療諮商方法。REBT諮商員的特質是幽默、誠懇、直接、務實,以瞭解人性的限制的態度上協助案主恢復面對人生難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怎麼想,就怎麼感覺;怎麼感覺,就怎麼做影響我們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