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9.22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點斑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卵圓形; 兩眼均在左側;兩眼間具狹小骨脊,上眼稍較下眼稍前,上眼前方有凹陷。頭中型。口稍大;上頜延伸至下眼中部下方;上下頜齒小而密,無大犬齒。鰓耙呈掌狀,第一鰓弓鰓耙數5+8-9。鱗中型,背鰭與臀鰭鰭條均被鱗,眼側被櫛鱗,盲側被圓鱗;左右側均具側線,鱗數73-84。背鰭起點在上眼前緣上方,軟條數72-78;臀鰭軟條數56-63;胸鰭短於頭長;尾鰭楔形。體褐色,具有許多環紋及小暗點,側線上下具1-2對雙黑點之大眼斑;盲側灰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承受地心引力的大小。如:「體重」、「重量」、「物重」、「淨重」。
物體的分量大。與「輕」相對。如:「小明比我重兩公斤。」
要緊的。如:「重鎮」、「庫房重地」。
劇烈的。如:「重病」、「重藥」。
濃厚的。如:「口味重」、「顏色重」。
尊敬。如:「尊重」、「敬重」。
特別關切。如:「重視」、「重文輕武」、「重男輕女」。
再、另。如:「重來」、「重新」、「重遊故地」。
相同的。如:「重號」、「重複」。
量詞。用於計算相疊、累積物的單位。如:「九重天」、「千重山」、「萬重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事物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如:「優點」、「缺點」、「重點」、「弱點」。
全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全人教育一詞,可從詞意及理念上著眼,一方面取其全,意指整全、全備、完全;另方面重在人,強調教育的目的在人,重點在人,意義在人而非在識。 內容說明一、全人教育的源起全人教育學者Ron Miller(1990)提出全人典範的觀點,認為全人教育就是一種全人的世界觀(holistic worldview)。這種全人觀,本質上重「靈性」勝過重「物質性」。廣義來說,全人觀意味著人的「內在品質」,譬如:頭腦、情感、創造力、想像力、體恤心...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兵黷武」係由「窮兵」及「黷武」二語組合而成。 「窮兵」是出自《孫臏兵法.威王問》。《孫臏兵法》總結戰國中期之前豐富的作戰經驗,繼承孫武《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敘述進攻及佈陣的運用方法,其中「以道制勝」是本書的重點。在〈威王問〉篇中,孫臏引述了「用兵無備者傷,窮兵者亡」這兩句話,來說明「道」也就是用兵的方法。這兩句話說的是:在戰爭中,用兵沒有做好防備的人一定會受傷,用盡全部兵力的人一定會招致滅亡。 「黷武」則是出自《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根據記載,節度使劉虞對公孫瓚原本就有些不滿,後來又因為兒子劉和在公孫瓚陰謀下被袁術扣留做人質,仇怨就更深了。公孫瓚雖然幾次和袁紹交戰都...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綱,網的大繩。挈,提起。領,衣領。提綱挈領指撒網要抓大繩,拿衣要提衣領。比喻要抓住重點大綱。《野叟曝言》第二一回:「若夫提綱挈領,則斷推仲景一書。」也作「握綱提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鍵、重點。如:「提要」、「綱要」、「摘要」。
生態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ystems Theory) 生態系統理論於1979年由Bronfen brenner提出,此理論重點在於,兒童及青少年的成長發展是受生物因素及環境因素交互影響。發展中的個體、發展中的環境,以及特別是兩者間的演化互動(evolving interation)的過程。 環境因素生物因素就是自然生態環境,環境因素則由兒童的生活環境推廣至外在的世界環境,環境可分為五層: 微觀系統是指與兒童有切身關係的生活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友伴及社區。 中介系統是指家庭、學校、友伴及社區之間的聯繫與相互關係,如父母與學校相互合作情況,友伴...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1.1 發展由來1.2 自我中心語言(私自對話)1.3 最近發展區(近側發展區)1.4 鷹架理論1.5 參考資料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論 發展由來此為皮亞傑之後的發展理論,強調發展是一種連續的過程,在這時候的重點主要有三項,自我語言中心或是稱為私自對話,還有最近發展區(近側發展區)最後是鷹架理論,此三者構築了發展理論的全部。 自我中心語言(私自對話)說明了孩童在小的時候,常會對於外在知識所構築成的語言,將之轉變為自己可以理解的字彙,然後在平常的時候,就會透過自言自語的方式,進行一種類似知識灌輸的...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各小組,使各組具有相似的異質性。 貳、教學流程 一、全班授課可利用投影片或其他視聽媒體來介紹教材之重點內容,提示學習任務,教學過程中應強調意義學習而非內容記憶。 二、分組學習在進行分組討論時,小組同學的主要工作是精熟教師授課的教材,並幫助他人也能精熟學習內容。教師授課後,學生以作業單和答案單練習教師的教學內容,並藉此評估自己和組內同學之學習情形。分組學習有以下要點:1.每一小組只發給一張答案單,以鼓勵組內同學一起學習。2.提醒學生,除非小組同學都能做對作業單支問題,則小組學習便不算完成。3.由同學"解釋"答案而非只是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