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察秋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舒適、安樂。[例]閒情逸致、以逸待勞、一勞永逸
金蟬脫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五.演習部.授曲.吹合宜低》:「先則人隨簫笛,後則簫笛隨人,是金蟬脫殼之法也。」
徘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紛雜起落。晉.陶淵明〈閒情賦〉:「于時畢昴盈軒,北風淒淒,烱烱不寐,眾念徘徊。」
下里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巴人下里注音︰ㄅㄚ ㄖㄣˊ ㄒ|ㄚˋ ㄌ|ˇ漢語拼音︰bā rén xià lǐ釋義︰即「下里巴人」。見「下里巴人」條。 01.《梁書.卷四九.文學列傳上.庾肩吾》:「故玉徽金銑,反為拙目所嗤;巴人下里,更合郢中之聽。」 02.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賓白部》:「自來作傳奇者,止重填詞,視賓白為末著。常有白雪陽春其調,而巴人下里其言者,予竊怪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谷、溝。如:「丘壑」、「溝壑」、「千山萬壑」。唐.王維〈終南山〉詩:「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我,表第一人稱。[例]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浮生六記.卷二.閒情記趣》)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五.頤養部.行》:「貴人之出,必乘車馬,逸則逸矣,然於造物賦形之義,略欠周全。有足而不用,與無足等耳;反不若安步當車之人,五官四體皆能適用。」
不時之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二.飲饌部.穀食.麵》:「雞、魚、蝦三者之中,惟蝦最便,屑米為麵,勢如反掌,多存其末,以備不時之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叢生的草。五代十國南唐.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詞:「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宋.歐陽修〈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詞:「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