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美式足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各種「足球類」運動的玩法中演變而成。其中,美式足球是由英國的橄欖球直接演變過來的。橄欖球最初由英國陸軍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麥吉爾大學|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比賽時傳入北美洲。加拿大式足球及美式足球就從這裡開始演變過來。美國的大學帶動美式足球的增長。第一場校際足球賽於1869年11月6日,由新澤西的羅格斯大學對普林斯頓大學。比賽最後由羅格斯以六比四擊敗普林斯頓,儘管那場由廿五人互相對壘的類似橄欖球比賽跟現代的美式足球沒太多相像的地方。現代美式足球的型式在1874年哈佛大學對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麥基...
朱西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掌出版社現在幾點鐘 / 短篇 / 阿波羅出版社奔向太陽 / 短篇 / 陸軍出版社非禮記 / 短篇 / 皇冠出版社蛇 / 短篇 / 大地出版社朱西甯自選集 / 短篇 / 黎明文化公司春城無處不飛花 / 短篇 / 三三書坊將軍與我 / 短篇 / 洪範書店春風不相識 / 長篇 / 皇冠出版社八二三注 / 長篇 / 三三書坊獵狐記 / 長篇 / 多元文化公司將軍令 ...
中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戰國時趙國設置,負責選任官吏。秦、漢時為武職,掌京師的治安。漢武帝時,改稱為「執金吾」。唐代自德宗以後,由宦官專任護軍中尉,率領神策軍,為皇帝禁軍,防守京師。
2.依我國現行的軍制,為初級軍官的第二級,介於上尉與少尉之間。
楊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徒生傳》,闖越台北市中華路的平交道,不幸被火車輾斃,享年不滿二十五歲。1949年隨部隊到台灣,任陸軍上士文書,開始以金馬、楊喚、白鬱為筆名寫現代詩。楊喚的童年生活雖然悲慘[來源請求],卻能跳脫悲情,以文學的熱忱,寫出一首首純真可愛的童詩。他從小喪母,繼母常虐待他,所以他的童年是萎謝的、是悽慘的,因此對童年的嚮往寄以美麗的幻想,想從詩裡面找回一些溫暖,於是發表了不少兒童詩歌,純真童稚的詩心,很受大家喜愛,楊喚的詩有豐富的感情和趣味,並具有啟發性,是台灣寫作兒童詩的先驅。他是個天才,他的詩可分為兩類:一為「抒情詩」、一為...
石川欽一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因而引發對水彩畫的興趣,日後亦常致信向East請教美術。1891年入會明治美術會。1900年任陸軍參謀本部通譯官赴中國,1904至1905年赴滿洲參加日俄戰爭。1907年任臺灣總督府陸軍通譯官到臺灣,兼任臺北師範學校教師,直至1916年辭職返日。1922年赴歐洲遊學,1924年至1932年再度來臺任臺北師範學校囑託。石川欽一郎1927年擔任台北第一師範學校囑託(教員之一,類似約聘人員,位階較教諭低,似為專業人員,但石川欽一郎可跨台北第一、第二...
克里米亞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五三年,俄國為擴張勢力進入巴爾幹半島,以保護希臘正教為名,入侵土耳其。次年,英法兩國依自身利益考慮,加入土耳其一方對俄宣戰。聯軍以海陸軍進攻克里米亞,最終俄國戰敗。一八五六年各方簽訂巴黎條約,戰爭宣告結束。
林少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警數人,聲名大噪。隔年日人在嘉義至恆春一帶慘虐鎮壓,林少貓再度襲擊潮州辦務署與恆春城,卻遭到日本海陸軍猛烈反擊,退走恆春。日本官方的《警察沿革志》記述其:「絲毫不害良民,概以屠戮日本文武官員為旨。」直至兒玉源太郎就任總督後,改採懷柔之策,保證林少貓可在後壁林(今高雄市小港)畫地自守,並且享有製糖與開墾荒地的特權;1899年林少貓接受招降,於阿緱舉辦歸順典禮。明治35年(1902)臺灣各地抗日活動大抵敉平,總督府決心剿滅林少貓,於是藉故進軍後壁林,以砲火猛攻一日,少貓及其部眾不及應戰而亡。林少貓勢力消滅後,日本總督府宣佈...
上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行陸、海、空軍軍階的一級。位在少校之下、中尉之上。[例]舅舅為職業軍人,是一位陸軍上尉。
辛亥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之時,清政府想起用隱退河南故鄉的袁世凱。當初攝政王醇親王逼迫袁世凱下台,但想要對付革命軍,非用北洋陸軍不可,而北洋陸軍有如袁世凱的私兵,清政府調不動,因此只有懇求袁世凱出馬。但是,袁世凱不肯輕易答應。醇親王戴灃只得自辭監國攝政王之職,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由其掌握實權。袁世凱就任後,立刻命令心腹馮國璋與段祺瑞率軍南下,隨即攻佔漢口和漢陽。可是,袁軍到此之後就不再前進,開始與革命軍談和。袁世凱意圖藉此鞏固自己的勢力,因為清朝一旦復興,他可能又會...
葉石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反省與批判,並和西川滿齟齬,遂辭去工作,回台南任台南立人國民學校教師。戰爭末年,被迫征召入營為帝國陸軍二等兵。這段期間,他埋頭閱讀有關臺灣新文學的各類書籍,從此發願,為發揚臺灣新文學,堅強的民族精神而奮鬥。光復初期,他從日文到中文,從異國人重新作為中國人,以及其他社會與生活種種適應,他以雄心壯志克服,很快的就掌握新時代的脈動。然而民國三十六年,二二八事件,許多作家死的死、逃的逃、或者灰心停筆,另謀出路,這個悲劇對臺灣文化人,嚴重的斲傷…此時的作品有『河畔的悲劇』『來到臺灣的唐‧芬』『娼婦』『天上聖母的祭典』『梅禮美的卡...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