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公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糊塗世界》卷六:「首府是個好好先生,但是過於引嫌,非但不肯替人家說句好話,並且遇到上頭問起某人來,必定先說上一套極不堪的話,以示他大公無私的意思。」
一氣呵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此詩非但每一個句子都合於詩律,甚至是每一個字都不偏不倚地恰到好處,因此全詩首尾貫通,氣勢流暢。猛然讀來,感受不到刻意作對的工巧,細細剖析之後,才會發現其實每一字都對得絲毫不差。胡應麟稱此詩的用字與造句只有杜甫一人可作,不但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故盛讚其為曠世之作。胡氏以為杜詩鍛鍊字句,使其合律,故全詩得以「一意貫串,一氣呵成」,即言此詩似乎是一口氣寫作完成的,不但寫景抒情之情思貫串無隙,且由景轉情亦順流暢達。胡應麟文中的「一氣呵成 」就用來比喻文章的氣勢流暢,首尾貫通;後則又引申用來比喻事情進行得...
並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且,通常連接兩個句子,是用以表示平列或進一層意義的連詞。如:「他的學問好,並且很能幹。」
日暮途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我們兩人去,並不會真的不殺我們父親,不過怕我們將來報仇,所以要把我們父子殺光罷了。現在如果去了,非但救不得父親,反而將來沒有人報仇,不如逃到別國去,等機會報仇,何必作無謂的犧牲呢?」  伍尚說:「我也知道去了一定被殺,然而為了求生而不去,如果將來報不了仇,反而被天下人笑。你可以逃走,準備將來報仇;我決定去死了。」  於是伍尚就去和父親一起被殺了,伍子胥就輾轉逃到了吳國。在逃亡途中,曾沿路乞食,受盡了苦楚。  伍子胥在吳國住了幾年,吳王闔閭即位,派他為行人,並和他商量國家大事。  於是伍子胥便進行報仇的事,先後興兵伐楚...
罪不容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他提倡儒家學說,重仁義、輕功利,所以曾說:「孔子的弟子冉求曾為季康的家臣,但他非但沒有使季康的德行更好,反而幫著他加重人民的賦稅,氣得孔子跟其他弟子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你們可以敲鼓宣佈他的罪狀,對他加以指責。』由此看來,在上位者不行仁道,下屬還替他求富,是孔子所不恥的。更何況是替他打仗,為爭奪土地、城池,到處殺人,這樣即使是一死都不能抵免罪過。」後來「罪不容誅」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罪大惡極。
包比(J._Bowlby)的依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母親的存在,在母親離開或回來不表現出情緒。母親在時不去注意;母親離去亦顯不出緊張痛苦;母親去而復返非但不表高興,反而生氣;陌生人出現時無特殊反應。孩子不會去探索環境不管誰在那裡。小孩面對對待陌生人和母親是一樣的。不管誰在這個環境,也沒有太多的憤怒。逃避型小孩的母親通常是沒耐心、對嬰兒不敏感或表現出負面的反應、並拒絕身體接觸等反應。逃避依附的嬰兒表現出退縮、孤立、對學習沒興趣、缺乏動機。也不易交朋友。 紊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此類型的小孩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會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抵抗或...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即「秋毫無犯」。見「秋毫無犯」條。 01.唐.李德裕〈賜王宰詔意〉:「若能捨逆效順,速自歸降,非但生全,仍加優賞。克城之後,不犯秋毫。」 02.《飛龍全傳.第四四回》:「大軍在路,浩浩蕩蕩望潼關進發,於路不犯秋毫。」 參考詞語︰秋毫不犯注音︰ㄑ|ㄡ ㄏㄠˊ ㄅㄨˋ ㄈㄢˋ漢語拼音︰qiū háo bù fàn釋義︰即「秋毫無犯」。見「秋毫無犯」條。 01.南朝梁.元帝《金樓子.卷一.興王篇》:「振旅長途,號令清嚴,所過秋毫不犯,信賞分明,士卒咸思盡命。」 02.唐.李白〈永王東巡歌〉一一首之三:「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03.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王忱為盩厔鎮...
以毒攻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來都是好的,但是因為後世許多環境和人為因素,使其內容與真道越行越遠,因此或有人會認為︰「這樣一來,非但無法使人明白真道,反而讓更多人誤入歧途,還不如不要傳講。」作者則用醫師以毒止毒為例,說明繼續傳揚聖人之學,才是止息虛妄之學的最好方法。後來「以毒攻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有毒的藥物來治療毒瘡等疾病。亦用來比喻用狠毒的手段來對付狠毒的手段或人。
反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意外或相反的連詞。[例]藥物不能服用過量,否則非但不能治病,反而會危及性命。
愚不可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公冶長》:「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讚美人裝愚作痴的涵養功夫非常人所能及。《三國志.卷一○.魏書.荀攸傳》:「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彊,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今多譏罵人愚笨到了極點。如:「他誤信誇大不實的成藥廣告,非但花錢傷身,甚至危及性命,真是愚不可及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