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里長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亙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衝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
2.比喻國家的棟梁。《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明.陳忱《水滸後傳》第一二回:「吞珪既喪,壞了萬里長城,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也稱為「長城」。
|
草率了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草草了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草草了事」指草草地把事情給做完。這句成語的典源可能由「草草」及「了事」二語組合而成。
「草草」是匆促、急忙的樣子,見於唐.杜甫〈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詩。武威地處西部邊陲。自漢闢河西四郡起,它不僅為軍事上的重鎮,屏障著漢唐古都長安,同時也是東西交通的要衝、文化交流的中心。這首詩描寫長孫九侍御要到武威任判官,因為皇上擔心涼州的情勢,所以他因時限緊迫,路程遙遠,匆匆忙忙就告別上路了。
「了事」的意思是解決事情,見於《新五代史.卷五四.雜傳.鄭珏》。鄭珏,唐末五代人,後梁末帝時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當後唐大軍逼近都城的時候,後梁末帝急得手足無...
|
禍發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禍起蕭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蕭牆是古代宮廷內當做門的屏風,何晏《論語集解》引鄭玄注︰「蕭之言肅也。牆謂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所以蕭牆用來比喻內部,災禍從蕭牆那樣近的地方引起,表示禍亂起於內部,而非外來。在《論語.季氏》篇中記載,由於季氏要攻打顓臾,所以輔佐季氏的子路和冉求來請教孔子的意見。孔子回答:「一個國家如果財富平均,人民就不虞匱乏;如果上下和睦,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之內沒有禍亂,就不會傾覆。如果他國的人民不服,那就以德行感化他們,使他們來歸。他們來歸之後,就要使他們安定。如今你們兩人輔佐季氏,不能德化他國的人民,邦國分裂瓦解,無法保全,反而...
|
付之一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態度毫不在意,一笑置之。有時表現的是一種豁達的人生觀,如宋人張元幹的〈永遇樂.飛觀橫空〉詞:「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雲清曉。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有時表現的是一種不在意事情的應付態度,如《程乙本紅樓夢》第三○回:「別人總沒解過他們四個人的話來,因此,付之一笑。」
|
止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停止腳步,不再前進。[例]孔雀正開屏,遊客紛紛止步觀賞。
|
喪氣垂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盂,子啜一觴,攜朋挈儔,去故就新,駕塵彉風,與電爭先。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於行乎?」屏息潛聽,如聞音聲,若嘯若啼,砉欻嚘嚶。毛髮盡豎,竦肩縮頸。疑有而無,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與子居,四十年餘: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學子耕,求官與名;惟子是從,不變於初。門神戶靈,我叱我呵。包羞詭隨,志不在他。子遷南荒,熱爍濕蒸,我非其鄉,百鬼欺陵。太學四年,朝虀暮鹽,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終,未始背汝,心無異謀,口絕行語。於何聽聞,云我當去?是必夫子信讒,有閒於子也。我鬼非人,安用車船?鼻嗅臭香,糗粻可捐。單獨一身,誰為朋儔?子苟備知,可數已不?子能盡言,可謂聖智。情狀既露,敢不迴避?...
|
待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待、款待客人。《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傳》:「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三國演義》第三四回:「吾近日氣疾作,實不能行,可令二子為主待客。」
|
異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懷有異才、特殊本領的人。《三國演義》第六二回:「吾聞錦屏山中有一異人,道號『紫虛上人』,知人生死貴賤。」《西遊記》第二一回:「老漢也有些迎風冷淚,曾遇異人,傳了一方,名喚『三花九子膏』,能治一切風眼。」
|
少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多時、一會兒。《水滸傳》第九回:「少間管營來點你,要打一百殺威棒時,你便只說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來與你支吾。」《聊齋志異.卷一.畫壁》:「少間,似有人暗牽其裾。」
2.疾病稍微好些。《舊唐書.卷一六六.列傳.白居易》:「旬月以還,厥疾少間,杜門高枕,澹然安閑。」「間」文獻異文作「閒」。《列子.周穆王》:「尹氏聞其友言,寬其役夫之程,減己思慮之事,疾並少閒。」漢.枚乘〈七發〉:「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閒乎?」
3.微小的空隙。宋.李之儀〈跋慎伯筠書〉:「戶外之屨,至無少間。」
4.稍微止息。「間」文獻異文作「閒」。《國語.晉語八》:「今若大其柯,去其枝葉,絕其本根,可以少閒。」
|
楊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創作3 作品4 評價5 參考資料6 外部連結 生平 楊華(1906-1936),本名楊顯達,筆名楊花、楊器人。1906年出生於台北,17歲時遷居屏東,此後即定居屏東,直到1936年去世。因為家境貧困、體弱多病,沒有受過完整的學校教育,刻苦自修後到私塾當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的人生觀以及文學觀,擁有深厚的漢文根柢,以教授漢文維生。 有少量漢文詩傳世,多半是1924年在「礪社」時期所作。1926年,楊華參加「台灣民報」的徵...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