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49 ms
共 5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因公行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治國有方,得到朝野的稱頌,號為「通明相」。王莽視其為眼中釘,亟欲除掉他。於是他勾結與翟方進私交甚篤的丞相議曹李尋,捏造了並未發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權從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進的死訊後,問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撫恤。這個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該嚴懲以儆天下,不宜賞賜厚葬。出現「假公濟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義...
|
二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仁與孝。《後漢書.卷六四.延篤傳》:「夫人二致同源,總率百行,非復銖兩輕重,必定前後之數也。」
|
順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和順事奉。《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上》:「此聖王所以順事陰氣,和神人也。」
|
假公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治國有方,得到朝野的稱頌,號為「通明相」。王莽視其為眼中釘,亟欲除掉他。於是他勾結與翟方進私交甚篤的丞相議曹李尋,捏造了並未發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權從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進的死訊後,問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撫恤。這個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該嚴懲以儆天下,不宜賞賜厚葬。出現「假公濟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義...
|
克敦孝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篤行孝道、善行。《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在京師久仰年兄克敦孝行,又有大才。」
|
縮手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袖手旁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柳宗元(西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人,故亦稱為「柳河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德宗貞元時進士,官至監察御史。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又貶柳州刺史,故亦稱為「柳柳州」,後死於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唐代古文運動主將,私交甚篤。其詩文擅於刻劃山水,反映現實,風格清新峭拔。柳宗元大部分的著名作品,是在貶謫永州的十年間完成的。他描寫山水,不僅基於長期的觀察和敏銳的感受,更能將山水予以形象化,捕捉不同山水間的個性化特徵,賦予每一座山、每一條溪流獨特的面貌。除了對山水的描摹,柳宗元也藉著山水來表達自身對現實的激憤不平,使其作品真正達到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境界。雖...
|
差強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差強人意」之典源,提供參考。 #《東觀漢記.卷八.吳漢列傳》1>漢與鄧宏俱客蘇弘,弘稱道之。(鄧)禹數與語,其人勇鷙有智謀,諸將鮮能及者,上于是以漢為大將軍。漢遂斬幽州牧苗曾,上以禹為知人。漢性忠厚,篤于事上。自初從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則側足屏息;上安,然後退舍。兵有不利,軍營不如意,漢2>常獨繕檠弓戟3>,閱具兵馬,激揚吏士。上時令人視吳公何為,還言方作攻具,上賞嗟曰:「吳公差4>強5>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封廣平侯。與蘇茂周建戰,躬被甲持戟,告令諸部將曰:「聞鼓聲,皆大呼俱進,後至者斬。」遂鼓而進,賊兵大敗,討富平獲索二賊于平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周書.卷二...
|
沽名弔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2>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為布被脫粟3>之飯,奉祿以給故人賓客,無有所餘,可謂減於制度4>,而率下篤俗者也,與內厚富而外為詭服5>以釣虛譽者殊科6>。夫表德章義,所以率世厲俗,聖王之制也。其賜弘後子孫之次見為適者,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注解〕
(1) 股肱:得力的輔佐。肱,音ㄍㄨㄥ。
(2) 公孫弘:西元前200∼前121,字季齊,西漢薛人。習文法吏事,緣飾以儒術,武帝以為丞相,封平津侯。
(3) 布被脫粟:布被,以布為被,表示儉樸。脫粟,僅去除皮殼而未精碾的粗米,即糙米。
(4) 減於制度:行事儉約,花費少於常規。
(5) 詭服:奇特違眾的服裝。
(6) 殊科:不同的類型...
|
不阿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瑕適:玉石的瑕疵。適,通「瓋」,玉斑。瓋,音ㄓㄜˊ。〔參考資料〕 《漢書.卷一○○.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遘閔既多,是用廢黜。武陽殷勤,輔導副君,既忠且謀,饗茲舊勳。高武守正,因用濟身。述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
|
斂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退隱。《晉書.卷八六.列傳.張軌》:「加以寢患委篤,實思斂跡避賢。」唐.岑參〈終南山雙峰草堂作〉詩:「斂跡歸山田,息心謝時輩。」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