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6.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移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婦女尊稱父親及丈夫為「所天」。移天指出嫁。唐.皇甫枚《王知古》:「兒自移天崔門,實秉懿範;奉蘋蘩之敬,如琴之和。」
改調解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竊譬之琴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1>之,乃可鼓2>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3>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隱躍紙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躍然紙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詩全文是:「錦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歎;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男唱女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夫婦和睦,琴和鳴。參見「夫倡婦隨」條。《孔叢子.卷一.嘉言》:「孔子曰:『十五許嫁而後從夫,是陽動而陰應,男唱而女隨之義也。』」
瑩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樣子。《楚辭.王逸.九思.傷時》:「堇荼茂兮扶疏,蘅芷彫兮瑩嫇。」
遺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餘音、餘韻。《禮記.樂記》:「清廟之,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
會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塊喝酒。《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唐.沈既濟《任氏傳》:「崟與鄭子偕行於長安陌中,將會飲於新昌里。」
构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妓院。元.無名氏《百花亭》第四折:「從今後美恩情一似調琴,潑生涯再不窺构肆。」也作「勾闌」、「勾欄」。
璣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珠串。《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楊貴妃傳》:「璣琲,狼藉於道。」
二十五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组成的一種琴。典出《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為二十五弦。」後以二十五弦指悲傷的曲調,也用以泛指美妙的音樂。《莊子.徐无鬼》:「鼓之,二十五弦皆動。」唐.錢起〈歸雁〉詩:「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