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各不相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管各的。比喻彼此不相往來,不相照應。《文明小史》第三五回:「現在俄國何嘗不是如此,只要弄得百姓四分五裂,各不相顧,便好發出刻的號令來。」
耦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對私語。《漢書.卷一.高帝紀上》:「父老苦秦法久矣,誹謗者族,耦語者棄市。」也作「偶語」。
大借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民國二年三月,袁世凱收買凶手,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於上海,舉國震怒,輿論憤慨。袁乃不經國會同意,積極布署軍事。擅與英、德、法、日、俄五國銀行團借款二千五百萬鎊,主要作為擴充軍備之用。其條件刻,國家權益損失極重,稱為「大借款」。也稱為「善後大借款」。
掊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稅聚斂財物。《抱朴子.自敘》:「惚恫官府之間,以窺掊剋之益,內以誇妻妾,外以釣名位。」也作「掊克」。
斃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判決錯誤所造成的冤獄。《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而郡國斃獄,一歲之中尚過數百,豈朕訓導不醇,俾民輕罪,將法猶存,為之陷阱乎?」也作「蔽獄」。
細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令繁瑣。《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細政慘,科防互設;……是以兗、豫有無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路路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四處碰壁。如:「他平日待人刻,一旦發生困難,便求助無門,路路不通!」
法出多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部門都自立禁令,法制嚴,政令不一,使百姓不知所措。《新唐書.卷一七八.劉蕡傳》:「今又分外官、中官之員,立南司、北司,或犯禁於南則亡于北,或正刑于外,則破律於中,法出多門,人無所措,繇兵農勢異,而中外法殊也。」
開門封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代傳統婚禮習俗之一,有大開門、小開門兩種。男方至女家迎娶時,女方家人向男家索取的靴帽等禮物或金錢。收受開門封兒後,始讓新娘上轎出嫁。《通俗常言疏證.婦女.開門封兒》引《金陵雜志》:「江北之俗,女家索男家,必索開門封兒,否則不發轎也。」
剋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吝嗇。《紅樓夢》第四六回:「凡出入銀錢事物,一經他手,便剋嗇異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