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8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戊申詔書〕(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治四十一年(1908)七月,日本當時首相桂太郎第二次組閣,除發表十二項政治綱領外,在內政工作上,以對抗社會主義思想為第一要務;因而緊急發布〔戊申詔書〕,冀望扼止社會主義思想的蔓延。
〔戊申詔書〕之由來,主要是和發布當年的干支算法,(剛好是戊申年)有關。至於詔書,乃表示天皇正式透過法律程序所下詔的命令,並有國務大臣的副署。這和〔教育勅語〕只是天皇本人對國民表明其意見而無國務大臣副署者有所不同,當時日俄戰爭剛結束不久,明治政府面臨重大危機;為了解決危機,認為需對以〔教育勅語〕為本的天皇制體制加以補強,乃有〔戊申詔書〕的頒布。 此詔書剛頒布時,只稱做「詔書」,至同年... |
特有種(固有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局限於某一特定區域的物種。此特定區域可能是一地點、一國家、一大洲、或某一河流、水系或湖泊。通常某一地區與其他區域隔離的時間愈久,其內的生物愈容易因獨立演化而具有不同的遺傳特性而形成特有種。例如在澳洲、馬達加斯加島等地,特有種的比例特別高。而台灣由於與大陸隔絕有相當長的時間,因此物種特化而形成特有種、特有亞種的情形也相當普遍。例如台灣獼猴、帝雉、藍腹鷴、台灣山椒魚、高身萘魚、曙鳳蝶、烏來杜鵑、台灣油杉等許多特有種生物由於分布範圍有限,族群數量少,較易受到天然及人為干擾而面臨生存危機。再加上其具有特殊遺傳基因的保存價值,因此往往需要加強保護。
|
半導體(核輻射)偵檢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藉核輻射的作用,利用半導體中的電子、電洞對之生成及其移動的核輻射偵檢器。作為半導體可使用矽(Si)、鍺(Ge)、鎵砷(GaAs)、鎘碲(CdTe)等。亦稱半導體(核輻射)計數器,固態偵檢器(簡稱SSD)。如下圖所示:
|
費(米)‧狄(拉克)二氏分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足費(米).狄(拉克)二氏統計的分佈即為費(米)‧狄(拉克)二氏分佈,此種分佈乃是指粒子在量子能階上的分佈,每一量子能階僅能由一粒子佔據,庖立不相容原理在此適用,因此其分佈的統計函數為:
其中,W為熱力學機率分佈即為費‧狄二氏的分佈函數;gj為量子能階數;Nj為粒子數;Π代表連續相乘。 |
點字音樂符號 (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點字音樂符號是用六點凸起盲文標明音樂樂譜的符號。這些符號在各國盲文點字中是統一的,但書寫格式各國有異。中國點字音樂符號中有原調記譜法(即五線譜)和唱名記譜法(即簡譜),但習慣上採用先寫歌譜後寫歌詞的書寫格式。基本符號有音符(如點字36點表示全音符)、休止符(如點字134點表示全休止符)、附點符號、音組符號(如點字456點表示低音音組號)、小節符號(如點字123點表示小節線)、拍號(如點字3456,12,256點表示2/4拍)、升降音(如點字146點表示升號)、調號(用點字拉丁字母表示7個音名)、練音線(如點字456,25,3點表示三聯音號)等。此外還有詞譜對應符號(詞譜號、節奏符號、聲部符...
|
環眼丹波魚(紅姑娘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bracinus cyclophthalmus (Müller and Troschel, 1849)
環眼丹波魚是擬雀鯛科中體形最大者,體較為側扁,可達16公分。體側具鮮紅斑,於前部有明顯的橫斑漸向後加深,中央縱列鱗片數約60~80枚。頭部及肩部有深橄欖色斑點與灰橘色斑點,背鰭具2棘,鰭緣為淡藍色稍下為橘色,鰭條中央近基部有鮮紅色陰影,中央有一橢圓形黑斑位於背鰭中央,雌魚之背鰭軟條近基部有變大之淚滴狀黑斑點。口鼻部及頰部有平行藍紋,腭骨無齒;臀鰭緣為藍色,基部有鮮紅色陰影,具3強棘;尾鰭緣為藍色而內圈為橄欖色。胸鰭無斑點;腹鰭為鮮紅色。
南日本、西太平洋及東印度洋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海域。台灣產於南部海域。
環眼丹波魚經常活動於珊瑚礁區下層水域,為掠食性魚類,常以小魚、甲殼類為食,平時躲於珊瑚礁洞中,待獵物游經其攻擊範圍時,則立刻游出將獵物吞食。繁殖季節雄魚會護卵,如有入侵者,雄魚會對入侵者產生攻擊,將其逐出,具領域行為。
為非食用性經濟魚類,水族觀賞魚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擬雀鯛科(Family Pseudochromidae)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持扇婦人像(楊三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花嘴鴨(斑嘴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as poecilorhyncha
體長56~60公分,大型鴨子。雄雌外形相似,喙黑色,先端黃色,此為名字的由來。腳橙色,頭部淡褐色,具白眉,過眼線黑色,眼睛下方接近喙基部亦有一黑線;頭頂、背部、胸部、腹部皆為暗褐色,三級飛羽白色與身體其他部分形成明顯對比,飛行時可見暗褐色的翼上覆羽、白色的翼下覆羽以及深藍色翼鏡。
3亞種,分布於亞洲的熱帶地區,包括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中國大陸南部及台灣。大部分為留鳥,少部分冬季會遷徙。
夏天棲息於淺水且具有長草的湖泊、草澤,較少出現於河流;冬天棲息於河口、沙洲、沼澤、淡水湖泊等環境。具群居性,但不會成太大群,最多50隻左右,並與其他鳥種混群。主要在晨昏時間覓食,警覺性高,飛行能力強。配對關係多在繁殖後期換羽時形成,所以幾乎終年配對。繁殖期受水位影響,多在當地雨季過後,如印度北部地區為7~10月,往南則在11~12月之間,部分地區發現一年有2次的繁殖紀錄。巢築於植群覆蓋的地面,並且離水不遠處。
鳥綱(Class Aves)
雁形目(Order Anseriformes)
雁鴨科(Family Anatidae)
|
袋獾(塔斯馬尼亞魔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arcophilus laniarius (Owen, 1838)
外型似小熊,但有長尾,頭短而寬,牙齒強而有力,腳缺拇趾,頭軀幹長52.5~80公分,尾長23~30公分,雄獸體重5.5~11.8公斤,雌獸體重4.1~8.1公斤;背部為黑褐或黑色,喉部有白斑,體側與臀部也有1~2塊白斑,鼻部粉白色。
塔斯馬尼亞。
除開墾地外,幾乎遍及塔斯馬尼亞全島,較喜海岸林,白天棲息在任何可躲藏之處,如洞穴、樹洞、灌叢中,會以樹皮、草、葉做窩,晚上外出活動;地棲性,但亦會爬樹,動作緩慢笨拙,經常低頭嗅聞地面,嗅覺佳;依食物資源的狀況,族群密度每平方公里3~25隻,無論同性或異性之間活動範圍重疊度相當大;食性含多種無脊椎動物與脊椎動物,包括毒蛇、兔、小袋鼠,以及植物和腐肉,一晚的覓食距離可達3.2~16公里;懷孕期31天,一胎2~4隻,幼獸出生時體重0.18~0.29公克,90天後離開乳頭,105天後離開育兒袋,8個月後斷奶,雌獸2年後性成熟,壽命可達8年2個月。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袋鼬目(Order Dasyuromorphia)
袋鼬科(Family Dasyuridae)
|
綠啄花(純色啄花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caeum concolor
體長8公分。喙、腳灰黑色,身體背部為橄欖綠色,翅膀、尾羽黑褐色外緣橄欖綠色。眉紋淡綠色,頭頂有不明顯的暗色紋。腹面污灰色,腹部以下偏黃綠色。幼鳥喙橘黃色。
共7亞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及南部,包括印度、東南亞印尼、中國南部、台灣。
成小群在低海拔闊葉林活動,常與柳鶯類混群,生性活潑,在高樹上覓食昆蟲、花、果實以及花蜜等。族群數量不普遍,體型小又為灰綠色,因此不容易察覺。叫聲為宛如石頭互擊的“搭、搭”聲,或是“吱、吱”。為樹木授粉媒介之一。繁殖期3~8月,以松針、植物纖維、蜘蛛絲等編成梨狀巢。留鳥。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啄花鳥科(Family Dicae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