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8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夤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攀附權貴以求進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況且一清如水,俸資之外,毫不苟取,那有錢財夤緣?」
|
守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改變原來的節操。《左傳.成公十五年》:「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文選.羊祐.讓開府表》:「是以誓心守節,無苟進之志。」
|
釋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可以捨棄的。對每個人來說,活著當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苟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厭惡的,但是有些事卻更叫人厭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挺身除惡。儒家獨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等。
|
患得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患得患失」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陽貨》子曰:「鄙夫1>可與事君2>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3>;既得之,患失之4>。苟患失之,無所不至5>矣。」 〔注解〕
(1) 鄙夫:人格卑陋的人。
(2) 事君:事奉君主。
(3) 患得之:害怕得不到。
(4) 患失之:害怕會失去。
(5) 無所不至:無所不用其極,比喻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見「無所不至」。
|
舍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
急於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峻2>,責臣逋慢3>;郡縣偪迫,催臣上道4>;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奔馳5>,則劉病日篤6>,苟順私情,則告訴7>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8>。……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注解〕
(1) 具表聞:詳盡地上表奏聞。
(2) 切峻:急切嚴峻。
(3) 逋慢:逃避怠慢。逋,音ㄅㄨ,逃避。
(4) 上道:啟程。
(5) 奔馳:奔赴急馳。
(6) 日篤:病勢日漸沉重。
(7) 告訴:答覆。
(8) 狼狽:比喻情勢窘迫,進退兩難。〔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文選.卷三七.表上》所引之晉.李密〈陳情表〉,內容稍有不同。
|
王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主張崇尚實用,他在《上吏部裴侍郎啟》認為「君子以立言見志。遺雅背訓,孟子不為;勸百諷一,揚雄所恥。苟非可以甄明大義,矯正末流,俗化資以興衰,家國由其輕重,古人未嘗留心也。」對唐初文壇的風氣轉變起了很大作用。 著作由於他的著作絕大部份已經散失,現在留下的一本《王子安集》已經是明代崇禎皇帝庚辰年間刻「初唐四傑」著作時,根據後人收集到的一點斷簡殘篇湊合而成的結果,因此我們無法知道他決心修佛始自何時。但根據《王子安集》,我們至少知道他20歲時還沒有決心修佛。所以他正式開始修佛大概是在20歲以後、27歲以前的某個時候。在他留下的...
|
褕衣甘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服美食,苟偷一時的安樂。《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農夫莫不輟耕釋耒,褕衣甘食,傾耳以待命者。」
|
鮮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滋味美好。《晉書.卷六一.苟晞傳》:「每得珍物,即貽都下親貴。袞州去洛五百里,恐不鮮美,募得千里牛,每遣信,旦發暮還。」唐.李郢〈友人適越路過桐廬寄題江驛〉詩:「麥隴虛涼當水店,鱸魚鮮美稱蓴羹。」
|
攀炎附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冰子瞿然曰:「胡為其然也?」丈人曰:「融融1>者皆趣2>熱之士,其得爐冶3>之門者,惟挾炭之子。苟非斯人,不如其已。」……丈人曰:「……賤有常辱,貴有常榮,肉食繼踵4>於華屋,疏飯5>襲跡於耨耕6>。談名位者以諂媚附勢,舉高譽者因資而隨形……。」 〔注解〕
(1) 融融:和暖、光亮的樣子。
(2) 趣:通「趨」,向前,此指依附。
(3) 爐冶:從事鎔鑄的工作。冶,音|ㄝˇ,鎔鑄金屬。
(4) 繼踵:比喻接連不斷。
(5) 疏飯:粗糙、不精細的飯菜。
(6) 耨耕:指除草耕作的田野。耨,音ㄋㄡˋ,除草的農具。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