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85 ms
共 10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何足道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什麼好說的、不值得說。含有輕視的意思。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五.杜牧之》:「若使人一覽而意盡,亦何足道哉!」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這廝剷馬單鞭,量你何足道哉。」亦用以作謙虛之詞。如:「曲曲小事,何足道哉,你就不必這麼多禮了。」《三國演義》第二五回:「操曰:『將軍真神人也!』」關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
田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地方。《大宋宣和遺事.元集》:「爭奈那妃子與安祿山私通,卻抱養祿山做孩兒。明皇得知,將安祿山差去漁陽田地,做了節度使。」
|
不知者不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是故意或不知情之下所做的錯事,就不加以怪罪。清.李漁《慎鸞交》第三三齣:「原來是侯老爹,古語道得好,不知者不罪。請問侯老師,前日來過,昨日來過,為甚麼今日又來。」也作「不知不罪」、「不知者不做罪」。
|
倒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語文中,為了某種修辭需要,刻意顛倒文法順序的作法。如唐.王維〈山居秋暝〉詩中的「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即是「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的倒置。
|
蒲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蒲草編成的圓形墊子。以供佛教徒打坐時用。現在臺灣形式或作方形,材料或用布內裝棉絮。唐.顧況〈宿湖邊山寺〉詩:「蒲團僧定風過席,葦岸漁歌月墮江。」宋.陳與義〈休日早起〉詩:「蒲團著身寬,安取萬戶邑。」也作「蒲甸兒」、「蒲墩兒」、「蒲墊子」。
|
打呵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身體疲倦缺氧或想睡而張口深呼吸的現象。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直等的那日頭不紅,月明帶黑,……,北斗打呵欠。」也作「打阿老」。
|
高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高適,字達夫,渤海(今河北滄縣)人,出生於706年,逝世於765年。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生平經歷:高適二十歲時到長安求官未成,就北上薊門,漫遊燕趙,想在邊塞尋求報國立功的機會,但也沒找到出路。此後他在宋梁一帶過了十幾年“混跡漁樵”的潦倒流浪生活。直到近五十歲,才在宋州刺史張九皋的推薦下當上小官。安史之亂後,他曾任監察御史,後與玄宗陳述軍事,受到重視,得以連續升遷,官至西川節度使,後又任散騎常侍。尚節義,遭時多難,有志功名,而言浮其述。天寶八載(749),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
|
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裸露。同「裸」。《史記.卷三.殷本紀》:「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三國志.卷五三.吳書.薛綜傳》:「日南郡男女倮體,不以為羞。」
|
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文中描述武陵漁人遇見一群因避秦亂世,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原是陶淵明理想中的居住國度。後用以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宋.陸游〈小舟遊近村捨舟步歸〉詩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蒼霧合,人間隨處有桃源。」亦用以比喻仙境。《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劍客所集,烏得有城郭署哉!」也稱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
彈冠振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拂除帽子上的灰塵,清潔服裝。語本《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後用以比喻準備出仕。《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是以巖穴幽人,智術之士,彈冠振衣,樂欲為用,四海欣然,歸服聖德。」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