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5.71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ㄕㄨㄛˋ,屢次。 (2) 義縱:?∼西元前117,西漢河東人。漢武帝時,其姊治瘉后病,縱遂獲官。為官直法行治,嚴刑峻罰,不避貴戚。後因事犯武帝,被處死。 (3) 掩:拘捕。 (4) 重罪輕繫:重罪輕判。 (5) 鞠:同「鞫」,審問。 (6) 「為死罪解脫」:漢制,為囚犯私解刑具者,與其同罪。義縱將探監者視為欲脫囚罪,故全判死罪。 (7) 報殺:論處死刑。 (8) 猾民:奸刁的人。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來勉勵他。於是他開始發奮學習,到後來看過的書籍,甚至比一般儒生還多。吳國另一位將軍魯肅在代理周瑜的務期間,有次巡視呂蒙駐守的營區,本來魯肅也有一點輕視呂蒙,但卻在議論事情時說不過他,於是拍著呂蒙的背說:「我一直以為你只會帶兵,沒想到你學識這麼淵博,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學識淺陋的呂蒙了。」呂蒙回答:「士三天不見,就應該讓人刮目相待。」後來「刮目相看」即從這裡演變而來,形容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含有重新評定、認識的意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爐灶。《周禮.天官冢宰.亨人》:「外內饔之爨亨煮,辦膳羞之物。」漢.鄭玄.注:「爨,今之灶。」宋.范成大〈欒城〉詩:「頹垣破屋古城邊,客傳蕭寒爨不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辦理、治理。如:「就視事」。《史記.卷五.秦本紀》:「韓王衰絰入弔祠,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弔祠,視喪事。」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管子.小匡》篇中,記載了春秋時,齊桓公問丞相管仲說:「要怎樣才能讓人民生活安定,成就人民的事業?」管仲回答說:「士、農、工、商這四種身分的人不可以雜處而居,不然就會混亂,無法各司其。所以聖王的時代,士都住在環境清淨的地方、農民一定住在田野鄉間、從事勞動的人一定住在官府附近、經商的人一定住靠近市場的地方。士如果能聚居在清幽的地方,那麼從早到晚、從小到大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義、孝、敬、愛、悌等處世原則,他們的心就可以安定下來,不會受到別的事物干擾而改變他們的意志。後來「見異思遷」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見異物而遷焉」演變而出,比喻意志不堅定。
八拜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自家鄭恩,官封汝南王之,便是某幼年間與今上聖人為八拜之交,患難相同,鎗刀不避。」
丹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繪畫時所用的顏料。《周禮.秋官.金》:「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管子.小稱》:「管子曰:『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美珠在淵,民知而取之。』」
炙手可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宣宗時,崔鉉在朝中擔任要,權勢極大。每次當他要做重要決策時,都會找鄭魯、楊紹復、段瓌、薛蒙一同商討,所以此四人在當時同樣也是聲名顯赫,握有權柄。於是有這樣的一段話流傳著:「炙手可熱,楊、鄭、段、薛;欲得命通,魯、紹、瓌、蒙。」這段話便是形容鄭魯等人的權勢如日中天,赤燄讓人覺得好像會燙手一樣,若是想順利推展政令,一定得先有他們的支持。「炙手可熱」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亦用來比喻廣受歡迎,名聲極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禮徵招、恭請。今多指請人來任做事。如:「約聘」、「徵聘」。《孟子.萬章上》:「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湯使人以幣聘之。」《禮記.月令》:「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分道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道揚鑣」原作「分路揚鑣」。北魏時,有個名叫元志的人,不但是皇親國戚,還是當時首都洛陽的行政長官。他個性強悍,任何事都不輕易退讓。有一天,他乘座車走在路上,御史中尉李彪的座車也迎面而來。由於兩方都人馬眾多,一定要有一方退讓才能通過。照理說,官小的人要讓官大的人先走。而以官來論,李彪是中央官員,元志只是地方首長,應該要禮讓。但元志個性強硬,加上是皇親國戚,硬是不肯讓步。雙方因此鬧得不可開交,決定去找皇上評理。李彪見了孝文帝說:「我是御史中尉,官比他大,區區一個洛陽市長怎麼可以這樣和我對抗呢?」元志反駁說:「我是國都所在的洛陽市長,洛陽城裡每個人都歸我管,哪有比照其他地方官,讓中央官員先走的道...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