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5.57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兼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併吞。通常指土地侵奪或經濟侵占。如:「戰國末期秦始皇兼併六國,完成統一大業。」
侵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侵奪占據。宋.蘇軾〈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今方二十餘年,而兩岸人戶,復侵占牽路,蓋屋數千間。」《三國演義》第六○回:「其他皆漢之蟊賊,卻都恃強侵占地土。」
2.《刑法》上指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所有,於自己持有他人之物時,將原本的持有意思轉化為所有意思的行為。
鯨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鯨魚一樣吞食。多用以比喻兼併別國的土地。《晉書.卷一一一.慕容暐載記.史臣曰》:「猶將席卷京洛,肆其蟻聚之徒;宰割黎元,縱其鯨吞之勢。」唐.徐彥伯〈登長城賦〉:「鯨吞我寶鼎,蠶食我諸侯。」
比比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意謂:人民都勇於赴死,為國家效命,不怕刀槍火炭,斷然戰死沙場之人「比比是也」。因此,秦國有實力併吞六國,只要政策得當。就用「比肩」來表示很多。後來「比比皆是」這個成語就從「比是也」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到處都是。
吞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併吞
巴爾幹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發生了爭執,於是1913年戰火又起。此次便是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年6月-8月) 。塞爾維亞想併吞阿爾巴尼克,而奧匈帝國害怕塞爾維亞日益強大,匆匆促使阿爾巴尼亞獨立。塞爾維亞人對此惱怒到了極點。兩國間的敵視成為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保加利亞由於被巴爾幹鄰國擊敗,因而轉向復仇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同盟國(因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皆為協約國成員),尋求恢復大保加利亞的光榮。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林西普在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黨成員,這個組織目...
拓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魏的姓。鮮卑族拓跋珪於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併吞黃河流域,建立魏國。即南北朝時北朝的北魏。也作「托跋」、「拓拔」。
鷸蚌相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鷸蚌相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七雄並立,互相征戰不休。有一次,趙惠王打算攻打燕國,有個叫做蘇代的謀士,認為兩國互相戰爭,必然生民塗炭,又擔心燕、趙兩敗俱傷,最後都會被趁機坐大的秦國併吞,就代替燕國遊說趙惠王,希望他能夠停戰。蘇代見到趙惠王,並沒有直接請他休兵,反而說了一個故事︰「大王啊,我到貴國途經過易水時,看到一隻蚌,正把殼打開在河邊晒太陽。這時飛來一隻鷸鳥,伸出長長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驚嚇的蚌立刻合攏雙殼,把鷸的喙給夾住了。鷸說︰『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太陽給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說︰『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雙方爭執...
兼弱攻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吃下弱小的,取下昏敗的。兼,併吞。昧,愚昧、昏暗。 出處尚書仲虺之誥:「兼若攻昧,取亂侮亡。」 用法只吞併衰敗弱小的國家,攻伐政治昏亂的國家。 例句國家強大後,宜盡濟弱扶傾之責,勿兼弱攻昧以宰制天下。 似詞批亢擣虛/抵瑕蹈隙。 反詞濟弱扶傾/興滅繼絕
鷸蚌相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鷸蚌相爭」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時代,七雄並立,互相征戰不休。有一次,趙惠王打算攻打燕國,有個叫做蘇代的謀士,認為兩國互相戰爭,必然生民塗炭,又擔心燕、趙兩敗俱傷,最後都會被趁機坐大的秦國併吞,就代替燕國遊說趙惠王,希望他能夠停戰。蘇代見到趙惠王,並沒有直接請他休兵,反而說了一個故事︰「大王啊,我到貴國途經過易水時,看到一隻蚌,正把殼打開在河邊晒太陽。這時飛來一隻鷸鳥,伸出長長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驚嚇的蚌立刻合攏雙殼,把鷸的喙給夾住了。鷸說︰『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太陽給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說︰『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雙方爭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