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勁有力。《隋書.卷八十.列女傳.劉昶女傳》:「取公卿子弟膂力雄者,輒將至家,以車輪括其頸而棒之。」宋.朱熹〈跋許侍郎詩卷〉:「觀其長篇大句,固自雄豪逸,磊落驚人。」
康工人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職業病研究中發現到工人總死亡率較一般族群為低的現象,此名詞係Mc Michael氏於1976年在研究標準化死亡比時所提出,這種現象是由於康不良者無法從事某些職業所造成。例如在職前體格檢查時,有些康狀況較差之應徵者可能會被篩除,而在就職後,如發生慢性或其他疾病者也可能會自動離職。因此,如不考慮此種效應,而將勞工之死亡率直接與一般人口之死亡率相比,則會產生選擇性的偏差。
康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紹人體各部位的構造、功能和正確的保方法,並教導、培養全的生活態度,以保持全身心的教育。
康服務利用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眾利用醫療照護的行為可分為三種:康行為;疾病行為;生病者角色行為。所謂康行為是指當一個人相信他是康時,為了預防疾病或發現尚無症狀的疾病的行為。疾病行為是指當一個人感覺到不正常的身體狀況出現時,為了要了解自己的康狀況,以及尋求適當的處置的行為。生病者角色行為則是當個人確定自己生病時,為了要得到治療的行為。
  對於康行為而言,郝克堡(Hochbaum)、羅森斯托克(Rosenstock)和貝克爾(Becker)等人發展的康信念模式最常被用以研究;就疾病行為而言,安德生(Anderson)和紐曼(Newman)所提出的綜合行為模式(generic behavior m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體格和體態康而美麗。如:「他平日注重營養,又勤於運動,因此保持了美的身材。」
康照護體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照護體系乃「經由有意的增進康行為演化而成的社會制度及文化模式」。為了對應疾病,人類社會發展出預防及治療疾病的調適策略,其中包括疾病及康的知識、信仰、價值、態度、意識形態,治療疾病及促進康的民俗、儀式、技術、符號,治療及照顧者的角色及行為規範等,交織而成互相增強及支持的複雜系統,謂之康照護體系。
  不同社會有不同的康照護體系,包括不同的制度、病原理論及治療技術,例如我國傳統的中醫體系、印度及阿拉伯醫學等。
  由於文化的中心主義,一般往往有兩種偏狹的觀念:(1)將當時當地社會所流行的康照護體系視為唯一的、正統的,如當代流行的西方生物醫學;(2)認為康照...
尖齊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毛筆的四項原則。尖指筆鋒要尖銳;齊指筆鋒撥開捺扁,筆毛要齊,沒有參差長短;圓指整個筆頭要圓渾飽滿,沒有凹凸;則指筆毛要有彈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保險的簡稱,是保險的一種。當受保人發生傷病接受醫療照護,承保機構依保險合約給與傷病補償金及支付全部或部分必要之醫療費用。保可分為公營及民營兩大類,前者常包含社會責任和福利的成分,如臺灣的「全民保」;後者則是透過服務來營利。無論是公營或民營,參加保均可降低發生傷病時的損失和損害。
康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行為乃指一個人在身心全或罹患疾病的狀況下,針對本身的康問題而有的對應方式。這些對應方式涵蓋了自身所有的想法、感受、態度或採取的行動。
  有關康行為的分類,學者專家的意見不一,以下介紹其中的兩種。
  1.醫療社會學家的分類,如凱絲(Kasl)和柯布(Cobb)於一九六六年指出康行為應包括下列三類:(1)預防行為(preventive behavior):是指「自認康的人在沒有自覺症狀的情況下,為了預防或發現疾病,所從事的活動」,如接受預防注射等;(2)病感行為(illness behavior):是指「自己感覺有病的人,為了確認康的狀態及尋求合適的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敢強。《三國演義》第五八回:「操出馬於門旗下,看西涼之兵,人人勇,個個英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