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海青浦數學「試指導、效果回授」實驗是一九七七年十月起,上海市青浦縣教師進修學校開始探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實驗研究,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以顧冷沅為核心的教育改革小組和歷時十年的數學教學改革實驗。實驗共分四個步驟:(1)調查(1977年10月~1980年3月),即在全縣中學、小學及幼兒園中進行尋找教學關鍵時期的調查與全縣數學教學質量的普查;(2)篩選(1980年4月~1981年8月),即通過反覆的試驗與評價選取有效的教學措施: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之下學習;組織好課堂教學的層次(序列);在採用講授法的同時輔以「試指導法」;及時提供教學效果的信息,隨時調節教學;(3)實驗(1981年9月~198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試技藝。《禮記.檀弓下》:「般,爾以人之母巧,則豈不得以?」唐.王起〈振木鐸賦〉:「以金為鈴,且巧於懿匠;剡木為舌,將託音於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尊長服藥前,須先由晚輩食藥劑,稱為「藥」。見《禮記.曲禮下》。《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陽朔中,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百草,以決定可否作為藥用。漢.牟融《牟子》:「神農草,殆死者數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長進膳前,先由小輩或下屬品膳食是否合口,以示敬意。《北史.卷九○.藝術傳下.許智藏傳》:「為人子者,膳視藥,不知方術,豈謂孝乎?」
越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蓼,苦草。越王蓼指越王句踐為吳王夫差所敗,後臥薪蓼,刻苦自勵,終於雪恥復國。《幼學瓊林.卷四.花木類》:「越王蓼,必欲復吳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試探敵人實力的強弱。《宋史.卷四四三.文苑傳五.蘇洵傳》:「故古之賢將,能以兵敵,而又以敵自。」《續資治通鑑.卷二一五.元順帝至正二十年》:「今偏師敵,設若挫衄,非獨廣信不可下,吾衢先驛騷矣。」
湯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習俗,在筵席中演戲,要先上一道湯,才開始正式表演,故稱開鑼戲為「湯戲」。《儒林外史》第四二回:「鑼鼓響處,開場唱了四齣湯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孕。宋.許棐〈泥孩兒〉詩:「少婦初酸,一玩一心喜。」
教育改變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國教育人類學家饒特(Heinrich Roth)認為人的行為與成就大部分植基於不同的稟賦因素和人格階層的共同作用。站在心理學的觀點,人的行為是可以規正的;站在教育的觀點,人的成就是可以促成的;以上兩者皆是重要的課題。但是當人的行為發生些微偏差時,人的成就偏低時,那就要找尋真正補償的可能性方法。
  他認為:教育人類學理論主張促進學習、精鍊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對於行為偏差及成就偏低的補償,就要採用「教育改變的試」,即試以有效的方法,改變偏差的行為與偏低的成就。這種改變必須及時,因為養成習慣以後 ,再學習是比及時學習困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