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糞便。《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昌邑哀王劉髆傳》:「陛下左側讒人眾多,如是青蠅惡矣。」《隋書.卷七二.孝義傳.田翼傳》:「母患暴痢,翼謂中毒,遂親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這。如:「爾後」、「爾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許掾詣簡文,爾夜風恬月朗,乃共作曲室中語。」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全祖望〈余生生借鑑樓記〉:「僦居湖上,有七子詩社,詳見予所作諸公志序中,而生生最長。社中奉為祭酒,曰:『吾敢謂此閒樂不思蜀耶!』爰署其居曰『借鑑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則、就。《易經.繫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之。若可,君而繼之。」
6.然而、但是、卻。表轉折之意。《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孟子.離婁下》:「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有顯者來。」
明哲保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史.卷三四○.呂大防等列傳》:「論曰:『……頌獨巋然高年,未為姦邪所汙,世稱其明哲保身。』」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強國之策,終不見用。著有《東方朔》二十篇。...
狡兔三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戰國策.齊策四》載,戰國時,有一個叫馮諼的人,在齊國孟君門下作食客。有一次,馮諼替孟君到薛地去收債,但是他不但沒把錢要回來,反而把債券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為這是孟君的恩澤,對孟君十分感激,馮諼等於幫孟君買了「義」回來。後來,孟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孟君這才了解馮諼的用心。這時馮諼對孟君說:「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藏身的洞窟,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高枕無憂,我會再幫你尋找另外兩窟。」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如果能請到孟君幫他治理國家,那梁國一定能國富兵強。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君到...
教學相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為十三經之一,大概是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所記。本為許多關於「禮」的單篇文章,西漢戴聖從中選取四十九篇編訂成書,世稱「小戴禮記」,成為現今通行的版本。其中的〈學記〉篇,論述了學習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及教學為師的道理。此段文字是論述教與學互相促進的作用。就像雖然有好菜擺在那裡,如果不去試,就不知它的美味;雖然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就不知它的美好,所以一定要學習過後,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的地方;接著,透過教學,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在哪裡。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後能自我反省,要求自己要更進一步的學習;知道自己的困惑缺乏,然後能自我勉勵,學不懈怠,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增長的。後來「教學相長」...
本末倒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主次顛倒。比喻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清.王昶《金石萃編.卷一五八.金五.綏德州新學記》:「然非知治之審,則亦未不本末倒置。」也作「本末顛倒」、「本末舛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供題字用的長方形木板或石板,通常高懸在門上或牆上。通「匾」。《宋史.卷二四三.后妃傳下.憲聖慈烈吳皇后傳》:「近夢至一亭,扁曰:『侍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