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輔導人員人格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受自己的意見,此部分為輔導員透過自我了解後,才能更駕輕就手的掌握自己,以避免忽略當事人真正的需求及困擾。 肯定自我輔導員應對自己有信心,並且了解自己的優點所在,而對於缺點也能有所接納,如此一來當事人也會對輔導員產生信任感,對於整個輔導過程也較能產生心理安全的氛圍。 真誠的態度意旨輔導員應該要心口合一、表裡一致,並且尊重當事人,運用誠心的態度來為當事人解決困難,而應盡量避免耍心機、耍花招。如此一來當事人才能放下防衛之心,也利用真誠的心來敘述自己的過去,不會有所隱瞞。 彈性態度意旨輔導員須具備包容力,也就是對於當事人提出的...
時過境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流走,境況也隨之改變。如:「這事已時過境遷,不要再翻舊帳增加困擾。」
會心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團體中發展助人的能力:在此階段,每為成員皆能表現一種助人的、催化的、治療的方式來處理別人的痛苦和困擾。8. 自我接納即開始轉變:由於團體的接納,成員開始能培養自我的接納,同時對他人表現真摯感情,促成自我的改變。9. 揭開假面具:每為成員開始卸下面具,不再企圖自我防衛或隱臟自己。10. 接受回饋:成員在團體表達及互動中,或的許多有關自己行為的訊息或資料,這些訊息、資料有助於自我了解。11. 對質:由於回饋過於溫和,而無法真確表現感受,因此對質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善用對質,能促進成員彼此真正的了解,同時也能幫助自我接納。1...
不能自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陷於某種困擾情境中,無法解脫出來。如:「你不要越陷越深,到最後不能自拔。」
個人中心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派重視的是諮商師對當事人的尊重與接納等態度,而這些又是在諮商關係中呈現出來,因此諮商技巧或是對個案困擾問題的診斷並非其最主要重視的。直到1980年以後,此學派致力於擴充其技巧。Rogers亦提出一份諮商關係的六個充分必要條件,這六個條件均是連續發展的:1.兩個人有心理上的接觸。2.其中的第一個人,即當事人,是處於不一致、無助且焦慮不安的狀態。3.第二個人,即諮商師,在這份關係中是相當一致且統整的。4.諮商師對當事人無條件積極的關注。5.諮商師同理當事人內在的參考架構,並嘗試將這份了解傳遞給當事人。6.諮商師至少對當事人...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是從美國「心理研究機構」的策略學派家族治療逐漸發展而成,最早是由Shazer和Berg及其他治療師所發展。焦點解決著重的是現在與未來,而非過去;不關心造成困擾問題的成因或是個案的診斷,而是著重個案想要解決的問題;對人性抱持樂觀的態度,認為人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因此不是病理取向,而是強調人的優勢;也因此,看重的是個案做得到的是什麼,或是困擾問題的例外在哪...
同歸殊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殊途同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殊途同歸」原作「同歸殊塗」。孔子說:「天下的事物,有什麼可以困擾憂慮?天下萬物同歸於一個好的理想目標,雖然有百種不同的思慮,採用的方法不同,但所得到的結果都是相同的。」後來「殊途同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採取的方法雖不同,所得的結果卻相同。
認知行為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像Freud所說的「前意識」或是Ellis的「自我陳述」。Beck的認知治療強調個體之所以有心理困擾問題,是由於理智運作時的系統性謬誤。情緒困擾的二大主因是:1.干擾個體情緒的負向自動化思考,進而造成後續更多負向思考的惡性循環。2.根據底下各項系統性的邏輯謬誤而形成扭曲的真實(即認知性扭曲):(1)任意的推斷:從不完整的、錯誤的或無關的證據資料做出推論的結論。(2)過度類化:從某一個特殊的負向事件類推到其他事件亦然。(3)選擇性的抽象化、以偏蓋...
團體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殊無法解決的成員。像是會心團體就屬其中。3. 治療團體:又稱人格重整團體,功能為幫助長期陷於深度心理困擾的人,解決定矯正問題。多半出現於心理治療機構。領導者必須是受過嚴謹心理衛生訓練的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等。4. 工作團體:特點是透過合作性的努力,成功有效的完成工作目標,強調團體與團體動力。包括自願團體、任務團體、委員會、計畫團體、社區組織等都是屬於工作團體。 功能團體輔導功能可從三個面向來看,分別為教育功能、預防功能、診療功能。1. 教育功能包括成員間的訊息交流、相互模仿,人際關係的學習。2. 預防功能包...
價值澄清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些疑問,溫和地督促其檢查自己的生活、行動與概念。其特性有以下若項:1.非心理治療,不適用於有嚴重情緒困擾之學生。2.不是單一而短暫之嘗試,而是在一段時間內有計畫之連貫且是累加效果。3.不是會談,不是用來蒐集資料,而是要激發學生對自己之觀念、生活再做思考。4.不是要做連續性討論;而是要讓學生獨自思考,而不強迫學生調整自己之思路去適應教師。5.避免公式化,使用時要記住其目的而創造性的使用它。6.適用於沒有正確答案之情境。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價值澄清教學法英文關鍵字: Values Clarification 參考資料張添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