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煢煢孑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孤苦伶仃,沒有依靠的樣子。晉.李密〈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唐.柳宗元〈寄許京兆孟容書〉:「煢煢孑立,未有子息,荒隅中少士人女子,無與為婚。」
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對士人的稱呼。《儀禮.士相見禮》:「若先生異爵者,請見之則辭,辭不得命,則曰某無以見。」
破天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鎮,封魏國公。卒於官。 (5) 資:給。〔參考資料〕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卷二》江西自國初以來,士人未有以狀元及第者。紹聖四年,何忠孺昌言始以對策居第一,里人傳以為盛事。故謝民師有詩寄忠孺云:「萬里一時開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蓋記時人之語也。另可參考: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
大庭廣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庭廣眾」典源作「廣庭大眾」。「大庭廣眾」是指公開而人多的場合。《公孫龍子.跡府》中,記載了尹文和齊湣王的一段對話。齊湣王經常感嘆他想任用士人,可惜國內卻沒有這樣的人,有一次尹文就問齊湣王說︰「如果有一個人,具備了士人的各種德行,在大庭廣眾的場合,受到別人的侮辱,卻始終不敢爭鬥,大王會任用他嗎?」湣王回答︰「這種懦夫算什麼士人?我當然不會用他!」尹文又說︰「這個人雖然受到侮辱卻不跟別人爭鬥,可是他仍具備身為士人的四種德行,那他仍然是個士人啊!大王你一下子說要用士人為臣,一下子又說不用士人為臣,難道大王一開始所想要找的人才並不是士人嗎?」尹文子的一番分析讓湣王無話可說。後來「大庭廣眾」這句成語...
注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中視線,凝目而望。《三國演義》第八回:「卓朦朧雙目,見布注視床後,目不轉睛。」《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士人注視麗者,屢以游詞相挑。」也作「注目」。
長風破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乘風破浪」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書.卷七六.宗愨列傳》宗愨1>字元幹,南陽2>人也。叔父炳3>,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炳曰:「汝不富貴,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拒賊,賊十餘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義為業,炳素高節,諸子群從皆好學,而愨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稱。 〔注解〕 (1) 宗愨︰字元幹,南朝宋南陽人,生卒年不詳。元嘉中為振武將軍,伐林邑(地約在今越南中部),累遷豫州刺史,封洮陽侯,卒謚肅。愨,音ㄑㄩㄝˋ。 (2) 南陽:地名。約在今河南省南陽縣,秦始置郡,後世因之。 (3) 炳:宗...
杳無人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無人的蹤跡。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灤陽消夏錄一》:「士人回顧,惟萬峰插天,杳無人跡。」《精忠岳傳》第六五回:「岳雷睜開眼一看,卻在平地上,杳無人跡。」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過自己的活動去顯現出來。至於文中讚許張生為「善補過」者,認為張生離棄鶯鶯乃是理所當然之事,足證唐朝士人舉子們的價值觀與婚姻觀。唐朝時士人最大的心願之一便是娶「五姓女」-即五大姓的名門閨秀,這是令仕途飛黃騰達的最好機會。以張生的立場而言,倘若他是個現實主義者,當然不會為了娶鶯鶯而捨棄名門閨秀,所以找了種種藉口,貶低對方以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作者的描寫雖是根據實情,但能夠體察鶯鶯之幽怨及其情感的深層變化,使人不覺得鶯鶯該是門第之見的犧牲品,反見張生負心...
青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衿,衣服前有鈕扣的部分。青衿指舊時學生士人的服飾。《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我情願青衿沒世也罷,割恩愛而博功名,非吾願也。」《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這領青衿,不為希罕。卻喜小姪的文章,前三天滿城都傳遍了。」也作「青襟」。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生活際遇,都是命中注定的。參見「一飲一啄」條。《醒世恆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自古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像汪知縣是個父母官,肯屈己去見個士人,豈不是件異事?誰知兩下機緣未到,臨期定然生出事故,不能相會。」《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一時戲語,終身話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