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調查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貫式調查旨在研究一段時間之變化或狀態,採取哪類型、所延續之時間長度及蒐集資料之次數,均攸關研究之客觀性。以抽樣而言,趨勢研究是一般母群體中,在不同時間隨機抽取不同樣本;同期群研究則從特定母群體,在不同時間隨機抽取不同樣本;小組研究則在不同時間測量隨機抽取的單一樣本。 伍、研究步驟執行調查研究,有以下步驟可循: 一、界定研究之目的與目標在此步驟終須將有待蒐集之資訊,做一般之敘述以及具體之目標作詳細說明;亦須決定根據研究目標之需要,該項研就是要採用縱貫式還是橫斷式之調查方法。 二、選取資源與標的目群體在設計蒐集資料之方法...
德行倫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而是根據所有人共通的理性,而具體可以作為請教的對象,則是具有實踐智慧的有德者。這也意味著道德有其客觀的標準,而此一標準取決於有德行者的理智判斷。亞里斯多德德行論倫理學最大的優點就是它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連的關係。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德行倫理學英文關鍵字:virtue ethics 參考資料歐陽教著。教育哲學,1999年初版,頁107-108,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前運思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能停留在主觀角度的說法,而非帶有貶抑自大之意,在這個時期的孩童常有只能從自身角度看事情的盲點,無法客觀的對事情做出說明,因此稱為自我中心,在這個時期最有名的就是關於三山實驗,內容大概是在說明當孩童站在一個角度看這三座山的時候,要他描述在另一頭的人看到的山會如何,他的說明會與自己現在所看到的一樣,這也就說明了自我中心的概念。 參考書目註1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頁40-43。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註2 Robert.E. Slavin (2005),(張文哲譯)。教育心理學,頁39-44。台灣培生教育出版有限股...
後現代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確切的真理,真理超越了懷疑,人類對事物的理解正反映了事物的本然面,這種動機就如同科學方法本身,是客觀的、中性的。現代主義的不同事物的思考形成了各式理論(後設敘述,metanarratives),說明了世界與生命的意義。現代主義者也認為知識在本質上是善良的。真理的發現可以使吾人控制其世界,征服人類的限制,更能去除人類史上肆虐人類的各種毀滅亂源(如疾病)。當然,這種逐步進步觀,是現代主義者看待事物的重要方式。然而,現代主義並沒有實現最初想法。舉例而言,科學和技術破壞了環境,產生了極權主義,帶著潛在核子威脅的世界戰爭也是建...
俗民方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秩序,乃是建立在下列假定上1.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是依據普通常識來做決定,亦即認定社會客觀存在且獨立於任何人之外。2. 社會具有規則,而個人被迫要學會辨認這些「沒有被紀錄」的規則,但人們通常只是了解這些規則的背景以及其運作模式。三、 透過研究者的觀察來了解高芬柯點明俗民方法論的研究重點不在於那些互動規則,而是在規則籠罩、無形牽制下的人類行為,亦即研究人類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會如何被這些潛在規則所影響,強調過度的科學理性原則和一致的原則反而會讓人類行為更加難以理解,因此,俗民方法論者企圖從現實和實際的立場來看待...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用「流水落花」來描述自己亡國前的種種已經不可再行擁有,現在和過去猶如天上人間般的不同。這裡「流水落花」詞序雖然顛倒,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後來「落花流水」多被用來形容零落殘敗,雜亂的景象。
卡芬頓(M._Covington)自我價值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之結果卡芬頓認為成功的學生大多將成功的原因解釋為自己能力的展現,而非將成功歸因於自己努力。雖成敗為客觀之事實,然個人成敗歸因之解釋為主觀,假若將成功歸因於能力使人感到較大之自我價值,反之,失敗帶給人挫折,感到己不如人,如當事人將其歸因於能力則自我價值更難以維持。3.成功難以追求因而改以逃避失敗維持自我價值長期追求成功而得不到成功機會時,學生在學習動機上既須維持自我價值,又欲逃避失敗之痛苦,因而不承認自己能力薄弱也不認同努力即可成功,進而達到維護自我價值且逃避失敗之目的。4.學生對能力與努力之歸因隨年級而轉移(1)低年級...
現象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源現象學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流派之一,由德國哲學家胡塞爾奠基於1900年,胡塞爾深受波查諾(B.Bolzano, 1781-1848)之「真理自身」--即超越時空與個人之絕對、又普遍的客觀存在者--的理念的影響,而提出對意識本質的研究,或描述先驗的、絕對的認識之根本與法則;他稱之為「現象學」。胡塞爾思想發展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的標誌是《邏輯研究》(Logical Investigations)。這本書是近當代哲學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為哲學的發展在本體論和認識論之間開拓了新的道路。在它的感召下,大批思想家彙集到“回到事物...
標準化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ved score)才可從中看出數據之意義。(註2) 標準化測驗的優缺點(一)優點1.測驗結果較為客觀.通常施測及評分皆需經過一定程序。2.標準化測驗通常經較為嚴謹的計畫與編制,並建立測驗的信、效度資料。3.標準化測驗可作個體內差異分析。(二)缺點1.當受試背景或特質與標準化樣本不符,此時測驗便不具意義。2.當教學目標與測驗不相符時,測驗亦不適用。3.假若未依照標準化程序實施測驗,則測驗的信度便降低。 參考書目註1: 廖鳳池、陳美芳、胡致芬、王淑敏、黃宜敏編譯(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心理。註2: 張春興(199...
社會學的三大傳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社會學的主流。(註一)定義:又稱科學社會學(scientific sociology),將社會視為客觀存在的主體,可以量化的研究方法加以研究取得真相,重客觀、因果、預測性。(註二)有機類比(organic analogy)的社會觀:將社會結構視為生物有機體,強調社會系統的各部分如同生物組織的各部分一樣相互依賴。 二、批判社會學(critical sociology)起源:主要源於黑格爾辯證法與唯物主義,由馬克思結合成唯物辯證法,藉以剖析資本主義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