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98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舉棋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拿著棋子,不能決定下一步怎樣下。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後比喻做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一二.酷忍》:「晉王仁厚,守文之良主也。且舉棋不定,前哲所戒,儲位至重,豈宜數易?」
怎麼樣的人?」,以這個「自我認定的形象」為基準來探索未來。反之,將會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將使自己成為怎樣的一個人。許多青少年的不良適應行為,就常是角色混淆的結果。中心任務: 同輩群體正面後果: 強烈的團體歸屬感,為將來準備計畫自我品質: 忠誠重要關係: 同輩群體 成人早期(18-34歲)社會心理危機: 親密對孤獨親密關係包含著犧牲與妥協,要達到此種關係,必須靠青年期所獲得的認定感。若不能確立自我認定的形象,對本身缺乏正確的認識,無法做適切的定位,也就不能對他人做永久性的承諾,而形成一種與人疏離的情況。中心任務: 關心正面...
舉直錯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翻譯4 近義5 反義6 造句 釋義舉,任用。錯,廢置。枉,不正直。形容在上位者能舉用賢才,捨棄小人。 出處論語為政: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翻譯哀公問:怎樣使人心服?孔子說:以正壓邪,則人心服;以邪壓正,則人心不服。(任用正直的人,罷黜邪惡的小人,則百姓就會心悅誠服。) 近義選賢與能 知人善任 唯才是用 反義滄海遺珠 造句舉直錯枉是政治清明與否的重要關鍵,為政者不可不慎。
忘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紅樓夢》第一○四回:「若說賈二這小子他忘恩負義,我便和幾個朋友說他家怎樣倚勢欺人。」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一回:「不知怎樣,妓家得罪了那位師爺。師爺大發雷霆,把席面掀翻了,把船上東西打個稀爛。大呼小叫的,要叫河泊所來辦人。」
面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因高溫、羞愧、焦急或發怒時而臉上、耳朵發紅的樣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冷時便渾身發抖,熱時便流汗浹背,不住的面紅耳赤,意往神馳,身上不知怎樣才好。」《官場現形記》第七回:「後來眾人見他急的面紅耳赤,也就罷了。」
外強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秦晉兩國交戰,晉惠公親自領兵上陣。出發前,卻選了四匹鄭國進獻的小馬駕車,朝中大臣慶鄭便勸他說:「古來遇到像戰爭這樣的大事,一定用本國出產的馬匹駕車,因為牠們和人生在同一片水土上,而知道當地人的心意,所以願意接受他們的調教,且熟悉他們駕馭的方法,隨便你怎樣導引牠,都沒有不如人意的。如今駕著外國的產物從事戰爭,等牠們一害怕起來,就會與人意相違。狂亂而煩躁,於是血液加速周身運行,使血管膨脹而青筋暴露。雖然從外表看起來非常強壯,內在卻已氣力衰竭。這時叫牠前進後退牠們都不肯,叫牠周折旋轉牠們也不能。那時君一定會後悔的。」惠公不聽,駕著小馬,與秦軍戰於韓原,車馬竟陷在泥濘裡動彈不得,被秦人俘虜。...
九霄雲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既高且遠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把那楊執中的話,已丟在九霄雲外。」《紅樓夢》第一○一回:「嬸娘那時怎樣疼我了,如今就忘在九霄雲外了!」
啞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捨得,何不當初莫許人家。他也有兒子,少不也要娶媳婦。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聞得親母是個知禮之人,虧他怎樣說了出來?」一番言語,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不敢回覆孫家。 ◎2《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徐言又問道:「那銀兩你可曾見見數麼?」顏氏道:「他說俱留在行家買貨,沒有帶回。」徐言呵呵笑道:「我只道本利已在手了,原來還是空口說白話,眼飽肚中飢。耳邊到說得熱哄哄,還不知本在何處,利在那□,便信以為真。做經紀的人,左手不托右手,豈有自己回家,銀子反留在外人。據我看起來,多分這本錢弄折了,把這鬼話哄你。」徐召也道:「三娘子,論起你家做事,不該我們多口,但你終是女眷家,不知外邊世務,既有銀兩,也該...
足智多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聰慧多謀略。《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列公,大凡一個人,無論他怎樣理直氣壯,足智多謀,只怕道著心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