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生凋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的生活困苦。如:「這座城市在幾經戰亂後,民生凋敝,百廢待舉。」《明史.卷一.太祖本紀一》:「東南久罹兵革,民生凋敝,吾甚憫之。」
休養生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在戰亂後,不擾民、不勞民,藉以恢復人民的元氣,培養人民的生機。唐.韓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養生息。」清.昭槤《嘯亭續錄.卷二.本朝富民之多》:「本朝輕薄徭稅,休養生息百有餘年。」
翻天覆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變化的巨大。[例]接連幾年的戰亂,讓原本富庶的故鄉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兵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亂所造成的焚燒、破壞等災害。《宋史.卷一五.神宗本紀二》:「丁酉,詔:岷州界經鬼章兵燹者賜錢,脅從來歸者釋其罪。」《封神演義》第三回:「冀州失守,宗社無存,一害也;骨肉有族滅之禍,二害也;軍民遭兵燹之災,三害也。」
有名無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語本《國語.晉語八》。[例]戰亂使他們從此分離兩地,成了有名無實的夫妻。
玩火自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隱公就此事問大夫眾仲說:「你覺得州吁的計謀最後會得逞嗎?」眾仲回答:「我只聽過以德服人,沒聽過以戰亂為手段可以讓人心悅誠服。以亂服人,就像要整理絲線卻不先找出頭緒,只會讓情況愈來愈糟。州吁這個人仗著強大的武力,進行殘忍的征伐,總有眾人反叛,親信背離的一日,他的計謀顯然難以得逞。況且用兵就像是玩火一樣,如果不知節制,終究會引火上身,燒死自己。」後來,四國聯軍又再次出兵攻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州吁並未因此而獲得百姓的愛戴,反而在不久後就被殺了。果然如眾仲的預言般,州吁最後真的害死了自己。後來「玩火自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盲動、蠻幹的人最後將自食惡果。
兵慌馬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兵荒馬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兵荒馬亂」形容戰爭所造成動蕩不安的混亂景象。此處「荒」和「亂」都是指混亂的景象。「荒」或為「慌」字之假借。所以「兵荒馬亂」就是「兵慌馬亂」。戰亂時候,正是兵士慌忙,戰馬雜亂。另外,「荒」本來有「凶年」的意思。如:「饑荒」。所以「兵荒」也可以解釋為「戰爭所造成的災害」。出現這句成語較早的文獻,如元代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寫到牛尚書提到正旦(女主角):「一向收留在俺府中為女,也是天數。不然,那兵荒馬亂,定遭驅被擄。」指的就是戰亂景象。不過在宋代傅肱《蟹譜.卷下.兵證》有一條資料,說:「吳俗有『蝦荒蟹亂』之語,蓋取其被堅執銳,歲或暴至,則鄉人用以為兵證也...
雞群鶴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04,字延祖,西晉時人,嵇康之子。武帝時徵為祕書丞,遷給事黃門侍郎,封弋陽子。惠帝時,署為侍中。於戰亂中,為保衛惠帝,血濺御衣而死。惠帝為感念其護君殉國的英勇精神,乃保留血衣而不洗。 (2) 洛: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地勢優越,東控中原,西據崤函,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西晉建都於此。 (3) 或:有人。 (4) 稠人:眾人。 (5) 昂昂然:高傲出群的樣子。〔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八九.忠義列傳.嵇紹》
風光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意思是說就歷史來看,古往今來清明太平的日子少於黑暗動亂的,文風鼎盛的時候少於戰亂頻仍的。在此,「風光霽月」是用以形容清平盛世,與〈楚泊亭〉詩中的「霽月光風」語義不同。另宋代黃庭堅的〈濂溪詩序〉,文中亦用了「光風霽月」,文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則是以「光風霽月」稱頌周敦頤人品之高潔,又是另一個引申的語義。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將匈奴單-{於}-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名下句麗侯|下句麗;各國因此拒絕臣服新朝,造成邊境戰亂不絕。天鳳四年(17年)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及綠林大規模的反抗。地皇四年(23年)王莽在南郊舉行哭天大典。同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在混亂中為商人杜吳所殺,校尉公賓斬其首,懸於宛市之中。新朝滅亡。頭顱後來被各代收藏,直到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大火,資治通鑑:s:資治通鑑/卷082|卷82。王莽之頭焚毀。晉書:s:晉書/卷036|卷36 (張華傳)。 評價在中國歷史上,王莽的評價普遍不高,一般都認為他只是一位「偽君...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