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黑暗、危難或極困苦的處境。[例]那個地方戰亂頻仍,盜賊橫行,簡直是個人間地獄。
妻離子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人離散,不能團聚。[例]戰亂總是造成許多人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生不逢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大雅.桑柔〉一詩描述的是戰亂之中百姓的流離失所,以及蒼生憂傷哀痛的心情。其中一段如此寫著:真是無限的悲痛啊!我思念著家園故土。難道是生得不是時候,偏偏遇到了上天盛怒,降下了災禍。天地之間無窮廣大,卻找不到一處可安身的所在啊!這首詩也有人以為是周厲王的大臣芮良夫諷刺厲王的詩,作者藉詩反映當時君王無道,小人掌權,人民陷於水深火熱的景況。後來「生不逢辰」這句成語就從「我生不辰」詩句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遇不到好時機,命運坎坷。
流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處飄泊,沒有固定的居所。[例]他自小父母雙亡,又遭逢戰亂,隻身在外流浪了許多年。
全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制。例如:獎勵投資與技術移民,限制或管理婚姻移民。而全球化也促進了戰爭、軍火全球擴張以及造成的全球戰亂頻仍。此外,全球化也導致了文化帝國主義的擴張,使得好萊塢、可口可樂、麥當勞帶動的娛樂及消費文化席捲全球。這些批評與抗爭使得反全球化運動在全球各地展開。(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全球化英文關鍵字:Globalization 參考書目註1: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頁339。註2: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頁337-338。
佚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失。如:「中國有許多寶貴的文物在戰亂中佚失。」
霽月光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意思是說就歷史來看,古往今來清明太平的日子少於黑暗動亂的,文風鼎盛的時候少於戰亂頻仍的。在此,「風光霽月」是用以形容清平盛世,與〈楚泊亭〉詩中的「霽月光風」語義不同。另宋代黃庭堅的〈濂溪詩序〉,文中亦用了「光風霽月」,文曰:「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灑落,如光風霽月。」則是以「光風霽月」稱頌周敦頤人品之高潔,又是另一個引申的語義。
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門(1928年—),本名韓仁存,海南文昌人,詩人。目錄1 簡歷2 觀點2.1 寫作風格3 事蹟4 著作5 評價6 參考資料6.1 責任編輯 簡歷羅門本名韓仁存,1928年生於海南省文昌縣,抗日戰爭發生後,為了躲避戰亂,年僅9歲的韓仁存離開了當時就讀的文昌地泰小學,被家人送去湛江讀書。1948年,20歲的韓仁存隨學校前往台灣,直到1988年才再度踏上故鄉的土地。羅門曾經說過,他在開始寫作的時候取羅門做為筆名,主要就是為了紀念母親,因為母親姓羅。他和母親最後一次見面是在1948年去台灣之前,等到40年後重返海南時,才得知母...
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戰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汝曹生於戎馬之閒,視聽之所不曉,故聊記錄,以傳示子孫。」唐.杜甫〈愁〉詩:「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析骸以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解人的骨骸來燒火作飯。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後用以形容戰亂或災荒時因糧盡援絕的悲慘困境。《新唐書.卷二○三.文藝傳下.李華傳》:「巡握節而死,非虧教也;析骸以爨,非本情也。」也作「析骨而炊」、「析骨以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