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糊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騙人的把戲。《野叟曝言》第四六回:「你莫非是解差,受了靳直指使,將文白謀害,把這文批去衙裡糊假麼?」
材奔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罵人胡亂的東奔西竄。《金瓶梅》第四十六回:「你們都搶材奔命哩!把人的鞋都別了,白穿不上。」
沒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暴露屍骨。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二折:「凍餓倒的屍骸去那大雪裡挺,沒底的材誰共你爭。」
材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邪惡不吉利的東西。《西遊記》第七六回:「你是個材座子,專一害人,師兄不曾死,你卻說他死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喪時沿路遮蔽木的器物。以竹木為骨柱,外面蒙罩布帛,形狀有如竹籠。如:「當木到達墳地時,取下罩,才把靈柩放入壙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老年人的戲稱。如:「都老材一個,還得賣老命般做牛做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材、木。裝殮屍體的容器,大多用木材製成。
白駒過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梁書.卷四四.世祖二子列傳.忠壯世子方等》:「(忠壯世子方等)嘗著論曰:『人生處世,如白駒過隙耳。……生在蓬蒿,死葬溝壑,瓦石槨,何以異茲?』」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時的桓玄、殷仲堪和顧愷之三人是朋友,在一次談話告一段落,就同作「了語」(把話說到盡頭,了無餘義)的遊戲。顧愷之率先說:「火燒平原沒有留下一支做火把的材料。」桓玄道:「人死出殯,白布纏,招魂旛引路,一生就完結了。」殷仲堪說:「將魚鳥放生,就都一去不回了。」接著,他們又改說「危語」(說一句處境極其危險令人聞而生畏的話)。桓玄說:「在敵人矛頭下淘米、劍頭下煮飯,隨時都會送命。」殷仲堪言:「四肢僵硬的百歲老翁,爬上枯朽的樹枝。」顧愷之道:「井口的轆轤上躺了一個嬰兒。」當時一名殷仲堪的參軍也在場,插嘴說:「盲人騎著瞎馬,在半夜來到深池旁邊。」因為殷仲堪有一隻眼睛瞎了,聽了感同身受,便說:「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置放僧人遺體的木。《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眾僧買龕燒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