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照。《莊子.德充符》:「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遊日記三》:「泉混混平吐,清洌鑑人眉宇。」
屈指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數」猶「屈指可數」。見「屈指可數」條。 01.清.查慎行〈上元夜同唐實君趙蒙泉宮友鹿家聲山飲姜西同年寓分韻得雨字〉詩:「時節近上元,滿城競簫鼓。公卿例召客,僂指略可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遍。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日記十二》:「山雨忽來,傾盆倒峽,浹地交流。」
鞭長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昭槤《嘯亭雜錄.卷三.魏栢鄉相公》:「、黔、蜀、粵地方邊遠,今將滿兵遽撤,恐一旦有變,有鞭長莫及之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凸起、高出周圍。如:「突起」、「突出」。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遊日記一》:「南崖有亭前突,北崖橫倚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豐盛、豐厚。如:「腆儀」。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六上.遊日記四》:「抵殿東廂,則築居亦為拉出矣。遂就燕飲。其婦所備肴饌甚靦。」
水深火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尤侗〈平頌〉:「夜郎不知漢大,聲教阻絕,嗜殺怙亂,其習俗然也。……此邦之人,水深火熱,若枯旱之望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埋沒、消滅。唐.韓愈〈雜說〉:「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日記十二》:「自橋為水汩,乃取道翁溪。」
力爭上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工所到。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游,性靈乃其要。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清.薛福成〈緬分界大概情形疏〉。〔參考資料〕 清.薛福成〈緬分界大概情形疏〉(據《庸盦文編.庸盦海外文編.卷二》引)臣因復照會外部,請以大金沙江為界,江東之境,均歸屬。明知英人多費兵餉,占此形勝,萬萬不肯輕棄,然必借此一著,方可力爭上游,振起全局。外部果堅拒不應,兩次停商而臣不顧,數次翻議而臣不顧,外部所稍依允者,印度部復出而撓之,印度部所稍鬆勁者,印度總督復出而梗之,印督至進兵盞達邊外之昔馬,攻擊野人,以示不願分地之意,臣相機理論,剛柔互用,外部謂此議非出自總理衙門,與雲貴總督,盡係使臣之私意,臣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股編成長條狀的頭髮。如:「髮辮」、「垂辮」、「結辮」。《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夜郎、池,解辮請辭。」《紅樓夢》第三回:「頭上週圍一轉的短髮都結成小辮,紅絲結束,共攢至頂中胎髮,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