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咎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三國志.卷四○.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中,作者陳壽記敘了蜀國七位大將的生平事略。劉封,是劉備的養子,具有武藝,氣力過人,堪稱是一員猛將;然而因沒有出兵援救關羽,並且和孟達不和,使得孟達最後投奔魏國,他因此受到劉備的責怪;此外,諸葛亮也擔心他剛猛的個性,將來在改換政權後會很難制御,勸先主除之,終於導致劉備把他賜死。彭羕,劉備認為他足以和孔明、孝直等人並駕齊驅,但諸葛亮卻認為彭羕心大志廣,無法保國衛民,後來劉備就把他派離了京師,給予一個太守的職位;他對於這樣的遭遇感到不平,說了一句讓人引起誤會的話,就被關到獄中,最後被誅殺。廖立,諸葛亮將他與龐統相提並論,譽為楚之良才,可以輔助興盛國家大業;...
優柔寡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優柔寡斷」。見「優柔寡斷」條。 01.宋.釋文瑩《玉壺清話.卷二》:「後嗣主愛其博雅,累用之,然而柔懦寡斷,惟好釋氏。」 參考詞語︰優游少斷注音︰|ㄡ |ㄡˊ ㄕㄠˇ ㄉㄨㄢˋ漢語拼音︰yōu yóu shǎo duàn釋義︰猶「優柔寡斷」。見「優柔寡斷」條。 01.《元史.卷一六四.李之紹列傳》:「之紹平日自以其性遇事優游少斷,故號果齋以自勵。」
入木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羲之,字逸少,東晉會稽人,曾經擔任右軍將軍,因此又稱為「王右軍」。他是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擅長行、草和楷書。一般而言,秀麗的字體會顯得柔弱無力,而蒼勁挺拔的字,又常會顯得厚重剛硬,然而王羲之所寫的字,卻是風格超凡,剛柔並濟,蒼勁豪邁中不失秀麗細緻。經過勤學苦練,筆力更是強健有力,無人能比。據說,有一次皇帝在北郊舉行祭祀的儀式,必須更換原本已寫有祝祭文的木版,工人們在削去王羲之寫過的木版時,發現他的筆跡竟然透入木版有三分之深!由此可見王羲之雄厚強勁的筆力。此事見於南朝宋.羊欣《筆陣圖》。王羲之在三十三歲時寫的〈蘭亭集序〉,以及三十七歲時寫的〈黃庭經〉,一向被譽為書法藝術中最好的小楷範本,後人尊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宮門外懸掛告示的地方。《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于觀之上,喟然而歎。」《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朝會,則率其屬正百官之班序,遲明列於兩觀。」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動隨便,不受約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平時與一班好朋友,只以詩酒娛心,或以山水縱目,放蕩不羈。」《官場現形記》第五八回:「紳筱庵既說明尸諫,他的為人,平時雖放蕩不羈,然而看他前天那副忠義樣子,決計不是說著玩玩的。」也作「放浪不羈」。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馮夢龍《增廣智囊.卷上.明智部.釣魚山》:「必也興屯田,葺廬舍,使民見可趨之利,而又置訓練之將,嚴互援之條,使武備飭而有恃無恐,民誰不欣然而趨之。」
亦步亦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某些地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也就是孔子不需要說什麼,眾人就自然信服;不曾親近或偏袒,但情意卻自然而周到;沒有爵位,而百姓卻自然歸向他,這些在顏淵的心中,一直無法看出是什麼緣故,因此就向孔子請教。而孔子也向顏淵解釋,這一切都是因為虛心的順應自然萬物之變化,遵循著既有的大自然規律的關係。後來「亦步亦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事追隨或仿傚別人。
草菅人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是要教他做人的道理。他認為商朝、周朝之所以能長久立國,是因為所用來輔佐天子的,是相承的傳統與制度,然而秦朝就不是這樣了,他們所崇尚的是詭詐和刑罰,毫不注重謙虛和禮讓。假使像趙高那樣,教導胡亥的全是一些嚴刑酷法,那麼所學到的不是砍頭、割鼻子,就是誅殺三族的事情。所以胡亥今天才繼位,明天就射殺人。對於盡忠進諫的臣子,認為他們是蓄意毀謗;對於有深謀遠慮的臣子,認為他們在妖言惑眾。所以把殺人的事當作像割野草一樣。這難道是因為胡亥的天性本就邪惡嗎?其實不然,而是當初教導他的人,沒有教他走上正道,沒有教導他處世為人的道理,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後來「草菅人命」這句成語就從這段故事中「視殺人如艾草菅然」(把...
潛移默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潛移默化」原作「潛移暗化」。北齊時,顏之推寫了一本家訓,教導子孫做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一部分寫到,人在年輕之時,性格未定,時常有樣學樣,如果多和賢德的人在一起,性格思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們的影響,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就像在蘭室待久了,身上也會有蘭花的香氣;在魚市中待久了,身上則會有魚腥味一樣。所以自古以來,君子都很慎重地選擇朋友。孔子也曾說:「不要去結交道德修養不如自己的人。」和比自己更有品德的人交往,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他們的影響。後來「潛移默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潛移暗化」演變而出,形容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水到渠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格局.大收煞》:「但其會合之故,須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非由車戽。最忌無因而至,突如其來,與勉強生情,拉成一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