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閃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氮肥的1/4。3. 樹木雨林地也受閃電的恩澤。閃電每年都會引起森林大火,被植被化為富含礦物質的灰,為土壤提供肥料。在密林中,幫助植物更新換代。 戲劇化的閃電效果(註2)全世界每秒鐘有100次閃電擊地,此種現象在熱帶地區最為普遍。一般在16公里的距離內就能聽到雷聲。閃電其實只持續了百分之幾秒,是我們眼睛對影像的視覺暫留的特性,使得閃電看起還似乎時間要長一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閃電英文關鍵字:lightening 參考書目註1:科學大真相3,簡麗華等編輯,錦繡出版社,初版,1995年。註2:自然奇趣大觀,讀者文摘編,...
山頂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其腦殼相當薄,而腦腔發達,腦容量與現代人幾無差異。(註2) 山頂洞人遺址在山頂洞遺址中發現大量的灰、石器、骨針及裝飾品等,可推論當時他們已經能夠運用拋光和鑽孔技術製造精美的骨器,如:針身光滑、微彎,一端帶有針孔的骨針。而由骨針等器具可推論當時的山頂洞人已會縫製衣服,不再衣不蔽體,且縫綴而成的獸皮也可用於搭蓋住所等作用。另外在遺跡中亦發現許多裝飾用品,如鑽孔石墜,以繩子將石珠、礫石、獸牙、魚骨和貝殼等串起製成項鍊等裝飾品。學者進而推論山頂洞人時期勞動效率大幅提升,故有一定閒暇時間。 參考書目註1:通鑑文化編輯部,《消失...
幻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指萬物了無實性。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四:「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全唐詩.卷八○六.寒山詩》:「浮生幻化如燈,塚內埋身是有無。」
蘭艾同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玉石俱焚,貴賤賢愚同歸於盡。《晉書.卷七八.孔愉傳》:「蘭艾同焚,賢愚所歎。」晉.庾闡〈為庾稚恭檄蜀文〉:「檄到,勉思良圖,自求多福,無使蘭艾同焚。」也作「蘭艾同」、「蘭艾俱焚」。
背城借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敵人決一死戰。《左傳.成公二年》:「請收合餘,背城借一。」宋.蘇軾〈景純復以二篇一言其亡兄與伯父同年之契一言今者唱酬之意仍次其韻〉:「背城借一吾何敢,慎莫樽前替戾岡。」也作「背城一戰」。
游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原始的耕種方式。焚燒草木以闢地耕種,將灰充作肥料以利作物生產,待地力用盡則另遷他地耕種。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
焚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燒。[例]在大火焚燒下,數間木屋頃刻化為灰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斯時伏青蒲,延爭守御床。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聖哲體仁恕,宇縣復小康。哭廟灰中,鼻酸朝未央。小臣議論絕,老病客殊方。鬱鬱苦不展,羽翮困低昂。秋風動哀壑,碧蕙捐微芳。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榮華敵勳業,歲暮有嚴霜。吾觀鴟夷子,才格出尋常。群凶逆未定,側佇英俊翔。〈秋興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繫故園心。寒夜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請看...
炮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炮彈爆炸後所留下的灰
在劫難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劫為劫災的省略。佛教謂世界在劫末時,會起水、火、風三災把世界一切物質都燒成灰,大風一吹一切皆無。在劫難逃指處在劫災無所逃避,比喻沒辦法避免的災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