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99.67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可同年而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別很大,不能相提並論。《文選.皇甫謐.三都賦》:「比風俗之清濁,課士人之優劣,亦不可同年而語矣。」《文選.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也作「不可同日而語」、「未可同日而語」。
綴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綴字句以成文章。《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贊曰:「自孔子後,綴文之士眾矣。」《文選.皇甫謐.三都賦序》:「自時厥後,綴文之士,不率典言。」
好事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熱心助人的人。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中.向長》:「貧無資食,好事者更饋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餘。」
古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的詩。漢.班固〈兩都賦序〉:「或曰,賦者古詩之流也。」晉.皇甫謐〈三都賦序〉:「是以孫卿、屈原之屬,遺文炳然,辭義可觀,存其所感,咸有古詩之意。」
三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三度教誡。晉.皇甫謐〈女怨〉詩:「婚禮既定,婚禮既成。施矜結帨,三命丁寧。」
據義履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為人剛正不阿,循規蹈矩。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上.許由》:「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饍不食。」
到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到他人家中。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下.牛牢》:「恆有疾,州郡之官常先到家致意焉。」
手不輟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手不釋卷」。見「手不釋卷」條。01.《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列傳》:「謐乃感激,就鄉人席坦受書,勤力不怠……後得風 疾,猶手不輟卷。」 
洗耳拱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洗耳恭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洗耳恭聽」是指洗乾淨耳朵恭敬地聆聽。典源或出於元曲。例如元代鄭廷玉所寫的雜劇《楚昭公》第四折中提到一段故事:秦王派了百里奚護送公主下嫁給楚昭公的兒子。百里奚聽說楚昭公的夫人和兒子都曾在漢江落水,後來如何能獲救,就請楚昭公說給他聽,他願意「洗耳恭聽」。也有人認為「洗耳」一語是出自於晉.皇甫謐《高士傳》。但《高士傳》中記載堯舜時期的賢人許由,因為他的賢德,堯想將帝位讓給他,他拒而不受,歸隱於箕山之下。堯又想請他出任地方官,他聽了後跑到池塘邊洗耳,這和「洗耳恭聽」之「洗耳」的目的不同:一個是洗耳為了洗掉聽到不願聽的話,一個是洗耳表示要恭敬地聽人家的話。
剖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剖開腹部。《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傳》:「若黃帝創制於九經,岐伯剖腹以蠲腸。」也作「破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